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宁波大学下设二级学院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是宁波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99年5月,成立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2003年,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开始招收和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
2011年,获批了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获批为“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2014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获批宁波市第四批重点学科。
2016年,体育学被设列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
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全国排名第10位,列前9%。
2023年8月14日,“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安踏儿童联合运动研究实验室暨宁波大学顾耀东教授工作室”在宁波大学西校区正式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部,2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部:体育学系、公共体育部、竞赛训练中心
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12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6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 ,具有海外经历教师31人,博导和硕导31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人,“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1人等;1个省级教学团队。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李建设等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丛湖平等
省级教学团队: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1个“十二五”省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体育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于B-档次。
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十二五”省重点学科:体育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体育学
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体育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宁波市品牌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1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实验室。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
国家精品课程:运动生物力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运动生物力学
实验实训基地:人体运动科学
教学实验室:体育教育训练学
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
宁波市品牌专业:体育教育
• 学生成绩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学生石智勇等同学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高级别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金牌获得者、宁波大学体育学院2019级研究生石智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近五年以来,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累计科研经费达2176万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体育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69篇;出版学术著作18部。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0月,学院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大学“体育教育与研究”联盟;与国际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23名国际合作导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赴英、俄等中国海外知名高校交流、访学200余人次,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26人;创设“运动与健康”国际品牌论坛并成功举办6届;创办《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国际期刊,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
文化传统
院徽院标
标志释义:标志采用3个人物跑步标识做基本图案,突出了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含义。跑步人物形式,巧妙的结合则涵盖了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的整体特点。运动形态也蕴含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理念,同时标志姿态,预示着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奔跑向前,明天会更好的愿景。
精神文化
院训:尚德 励学 致强 涵乐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机构设置.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名师风采.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9: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