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厅直属差额补贴
正处级事业单位,自1984年
剧团改革的30余年的时间里,话剧团每年都要在农村、学校用大篷车流动舞台的形式演出200场左右。
宁夏文化厅直属差额补贴正处级事业单位,编制76人。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演员队、舞美队。1964年1月1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其前身是于1958年6月25日成立的宁夏文工团话剧组。1959年成立宁夏文工团话剧队,1964年在原话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话剧团。“
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被解散,一部分同志被并入文工团内。1978年,恢复了话剧团建制。全团现有演职人员64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宁夏话剧团改装旧卡车当作流动舞台,成为全国首创的文化“大篷车”。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女村长》《税官王振举》《铁杆庄稼》等19部话剧,部部精彩,处处受到农民欢迎。对传播传统价值观和正能量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
自1984年剧团改革30余年的时间里,话剧团每年都要在农村、学校用大篷车流动舞台的形式演出200场左右。全自治区100%的乡(镇)已经演出了7遍以上,还数次演遍全自治区100%的大学、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和80%以上的小学校。在坚持送戏下乡的同时,话剧团还四次进行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全国农村山区巡回演出,演遍了除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20余年来共演出4700余场,运行50万余公里,观众达1000多万人次,有力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了宁夏,起到了教育群众、弘扬正气的作用,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剧团创作的话剧《这样的庄稼人》、《女村长》、《王振举》、《梅家小院》、《农机站长》、《铁秆庄稼》等优秀剧目多次获得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计生委“人口文化金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演职人员也有6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的艺术奖项。
剧团20年来先后30次受到中宣部、文化部、中央精神文明委、
国家人事部、国家民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被中宣部誉为全国文化工作战线的一面旗帜;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2000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分别作出在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向宁夏话剧团学习的决定;2003年中宣部、文化部为剧团颁发了“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2007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先进文化旗帜单位”。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 日报、文汇报、求是、半月谈等多家刊物和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了话剧团以“大篷车”形式,服务基层、送戏下乡等有关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的评论说:“‘大篷车’的精神,就是坚持‘二为’方向的精神;‘大篷车’的精神,就是对观众满腔热忱、对艺术认真负责的精神;‘大篷车’的精神,就是雷厉风行改革、艰苦奋斗创业的精神。”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宁夏文化“大篷车”题词:“宁夏文化大篷车几十年如一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紧跟时代步伐,讴歌时代精神,堪为文化战线一面旗帜。希望宁夏话剧团继续发扬‘大篷车’精神,永远扎根宁夏山川,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