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八大家
清同治末年宣统三年宁夏创办的八家私营商号
宁夏八大家指清朝同治(1862—l874)末年和宣统三年创办的宁夏八家较大的私营商号。八大商号创办的时间,除“百川汇”始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外,其余七家均始于清朝同治末年。
社会背景
同治元年(1862年),宁夏爆发了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武装抗清斗争。清廷陕甘总督左宗棠刘松山率大军围剿,历经九年。这场战争,影响宁夏城乡的个体小商,阻碍了刚刚破土萌芽的宁夏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素与宁夏有经商关系的山西省小商们,便蜂拥而至,迅速填补了当时宁夏城镇商品经济的空白。这就是“八大家”均由山西省商人创办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原因。
八大家简介
现根据资金多少,将“八大家”排列如下:
敬义泰 为山西省万泉县李姓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陈仰山。有五间铺面,三十多个店员和学徒。初创资本不详,后生意兴旺,可岁入二十万两白银。有制作油、酱、醋、酱菜、糕点、酿酒的手工作坊;闻名于全宁夏的黄酒、玫瑰露酒及糕点,即为当时民间婚丧嫁娶乃至上层官府互相馈赠的常备高级礼品。抗战期间,该商号被迫改称“大同庆”。故址在今银川市玉皇阁西边。
天成西 为山西省交城县郭姓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梁栖鹏。初创时资本仅四百银元,后兴旺时,可岁入二十万银元。有五间铺面,四十多个店员和学徒。在阿拉善左旗养有骆驼、牛、马、羊,兼做甘草、皮毛等生意。抗战期间,被迫改称“乾元吉”。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的城区医院处。
隆泰裕 为山西省平遥县董姓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刘维汉。初创时资本约一千银元,兴旺时,岁入十八、九万银元。有五间铺面,三十多个店员和学徒。在阿拉善左旗养有骆驼、牛羊,并兼做生意。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五金大楼处。
合盛恒 为山西省临晋县荆姓创办,股东兼最后一任经理是荆子明。原为陕北三边的一小客店,后成为拥有股金一万二千两银子,岁入十二万两银子的富号。有三间铺面,三十多个店员和学徒。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工农巷西侧的“五一餐厅”西边。
百川汇 为山西省平遥县雷姓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张子珍。初创时,为资本三千两银子,兴旺时,岁人七、八万银元。有三间铺面,十几个店员和学徒。抗战期间,被迫改称“德丰隆”。故址在今银川市解放西街“五一餐厅”处。
以上五家为商号。以下三家为批发货栈兼客商住店:
广发隆 与“隆泰裕”为同一店东,最后一任经理是赵子文。生意兴旺时,岁入十万银元。抗战期间,被迫改称“兴华”商店。该号在阿拉善左旗也做皮毛生意。故址为今自治区粮食局处。
福新店 为山西省平遥县张姓等五家创办,股金一万银元。生意兴旺时,岁入六万银元。最后一任经理是张廷凡。故址在今银川市玉皇阁对面处。
永盛福 为山西省河津县王姓创办,最后一任经理是陈福斋。原为陕北三边山区小商,后成为岁入五万银元的大店。故址在今银川市新华饭店东侧。
以上八家,除“敬义泰”在天津设有正式分号“敬盛永”货栈外,其他在外省均无分号;在宁夏境内,除“合盛恒”在中卫、黄渠桥设有正式分号外,其他均只派人驻各县城收购和推销,无正式分号。
八家之中,五家商号的经营方式是零售和批发,均不备客商住房;其余三家是批发或收取存放货物的租金,以及为常住客商代销货物而收取佣金,客商的吃住由店东承包。“广发隆”的常住客商多为包头、平遥人,“福新店”的常驻客商主要是平遥人,“永盛福”是多为从平凉来的茶、棉贩短客。
以“八大家”为代表的宁夏早期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商号,不仅同外国洋行存在着矛盾,而且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地说,自民国以后,“八大家”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货物均仰仗英、美等国洋行供给,故成为洋货的推销者。自民国十四年前后,各国洋行则依赖“八大家”在宁夏代其收购土特产。
进货渠道
从清朝同治末年至宣统年间的40年中,八大家的进货渠道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主要是从山西省本乡本土进货。货物全是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土布、土线、火柴、铁锅、铁铲等土货,约占全部进货的七成以上。其运货路线,先从山西省的平遥、汾阳、离石至军渡,过黄河入陕西境内,经吴堡西行至绥德,由此北上到米脂、榆林,再向西南行经横山、靖边、安边、定边,由定边入宁夏的盐池、横城,由横城渡黄河到银川。运货工具,除天成西、隆泰裕、广发隆三家是用自己的骆驼、骡马驮运外,其他五家均雇用专营运输的脚行。当时,每驼载重240斤,日行80里,每百斤百里运费二钱白银。从平遥至银川约需20余天。
第二条是从天津进货。由天津脚行运至包头,再由包头运到银川,办法有两种:以水运为主,其次是陆运。当时由包头装船,逆水行舟,每担(240斤为一担)运费一两七钱白银,日行40里至50里,全程约需30天左右;顺水行舟由银川运出宁夏土特产,每担运费一两白银,日行80里,全程约需18天到包头。当时,在黄河岸边,常见一个人在船上掌舵,十余人在岸边赤背拖缆,其艰辛惨景,令人难以想象!此外,当冬季黄河结冰时,主要靠陆路驼运。但因路上经常出没盗匪,故驼运不常用。辛亥革命后,八大家的进货发生了变化,从天津进的货物由过去的三成变为七成。由山西、兰州、平凉、西安、包头等地进的货物从过去的七成降为三成。
八大家的破产
“八大家”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便逐渐由兴旺走向衰亡。至解放前夕,除“敬义泰”、“天成西”、“百川汇”三家奄奄一息外,其余五家均先后倒闭。破产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以马鸿逵为首的官僚资本统治集团垄断了宁夏的工商业。
在马家官僚资本统治集团的垄断下,“八大家”不仅被剥夺了经营土特产的权利,而且也被切断了进货渠道。于是,包括“八大家”在内的各商号不得不从河南省进购土布,质次价高,得不偿失,生意日衰。
二、货币贬值。
三、巧立名目,敲榨勒索。一九三三年,马鸿逵开始统治宁夏时,就巧立各种名目,敲榨勒索“八大家”。“八大家”中先后破产的有:
“永盛福”于一九三八年破产倒闭后,其店东婆娘在银川沿街乞讨。
“福新店”于一九四六年破产倒闭。
“合盛恒”于一九四七年破产倒闭。
“隆泰裕”和“广发隆”于一九四八年破产倒闭。
参考资料
宁夏八大商号.银川档案方志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4 18:17
目录
概述
社会背景
八大家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