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选自战国时期孟子弟子观察孟子言行编写而成的《
孟子·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文章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弈秋1,通国2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3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5将至,思援6弓缴7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8之9矣10。为11是其12智弗若与13?曰:非然14也。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可他心里却总想着有只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棋,棋艺却不如人家了。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鲁国邹城人(今山东省邹城市)。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
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全文共五句话,虽不足百字,却把两个人学弈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道理说得透彻。第一句指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由此引出下文。第二句的两个分句分别写了两个学棋之人的学习过程。第三句说明了学习的结果。第四、第五两句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总结全文,让读者意识到因为不专心致志,所以才会落后。
文章通过写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虽然拜了同一位老师,但前者赏析,认真学习,学有所成,后者却不认真、不专心,所以未能领悟棋艺。文中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学习下棋的过程。态度大不相同,学习效果自然也截然不同,作者意在指出这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而是学习态度不一样,其道理十分深刻。
弈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和从事围棋教育的人。关于他的姓名,清代学者黄俊曾在《弈人传》中写道:“此名弈秋,弈是技名,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据史料记载,围棋最早出现在中国春秋时期,而弈秋最早出现在《孟子》中,可以推测,弈秋可能与孟子是同时代的人,或更早一点。后世称赞某人是围棋高手时,常用“当代弈秋”,而弈秋也被人们奉为围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