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虚,读音为gū xū,汉语词语,意思是孤立空虚,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解释
1.古代方术用语。即计日时,以十天干顺次与十二地支相配为一旬,所余的两地支称之为“孤”,与孤相对者为“虚”。古时常用以推算吉凶祸福及事之成败。
2.孤立空虚。
出处
《史记·龟策列传》:“日辰不全,故有孤虚。”裴駰集解:“甲乙谓之日,子丑谓之辰。”
《六甲孤虚法》:甲子旬中无戌亥,戌亥即为孤,辰巳即为虚。甲戌旬中无申酉,申酉为孤,寅卯即为虚。甲申旬中无午未,午未为孤,子丑即为虚。甲午旬中无辰巳,辰巳为孤,戌亥即为虚。甲辰旬中无寅卯,寅卯为孤,申酉即为虚。甲寅旬中无子丑,子丑为孤,午未即为虚。
刘歆《七略》有《风后孤虚》二十卷。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必察天地之气,原于阴阳,明于孤虚,审于存亡,乃可量敌。”
唐·卢藏用《析滞论》:“自季代迁讹,俗多徼幸,竞称怪力,争胜诡言,屈政教而就孤虚,弃信赏而从推步。”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不甫就三合天地婚,避孤虚日月轮。”
隋·无名氏《郭宠墓志》:“值上皇巡狩,京邑孤虚,乱起奸臣,逆从畿甸。”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众昌言自由,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