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掌难鸣
汉语成语
孤掌难鸣(拼音gū zhǎng nán míng),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功名》。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孤掌难鸣”。
成语典故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他出生在韩国。他总结了战国以来法家的思想,把法、术、势融合到一起,提出许多新的主张。但是,他的主张在韩国却行不通,韩国国君根本不信他那一套。韩非在韩国不受重用,穷困潦倒,人们都瞧不起他。
后来,韩非写的书传到了秦国。当时秦王嬴政刚即位不久(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他读了韩非的书,拍案叫绝,竟高兴得一宿没睡着觉。他对人说:“我如果能和韩非见一面,死也甘心了!”原来,韩非正说中了秦王嬴政的心病。本来秦王嬴政即位后,应立即亲政,独操大权,但由于吕不韦是先王之臣,势力强大,党羽众多,完全控制了整个朝政,秦王只是个空架子,而且事事都要向吕不韦请示,举国上下只知道有吕丞相,却不知有秦王。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嬴政绞尽了脑汁,但总也没想出好办法。他读了韩非的书,书中讲的就是如何打击权臣,如何使君主独操大权并驾驭臣下。书还没看完,他就急忙派人去韩国请韩非来秦国。不料,韩国不放,于是秦王就派大军进攻韩国,硬是把韩非抢到了秦国。
韩非到了秦国,秦王用盛大的宴会招待他,让他住最高级的房间,出入有车,饮食有山珍海味,侍女不离左右,一切都令韩非满意。一天,韩非陪秦王闲聊,秦王便乘机向他请教,问韩非说:“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独操大权,支配臣下呢?”韩非说:“君主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权势。如果仅有德才而无权势,那么再有才能也制服不了权臣;反之,没什么德才,但却掌握权势,便照样能制御大臣。君主要想获得权势,就必须区别君主与臣下的职责,臣下要服从君主的命令。俗话说,一只手独拍,虽然迅猛,但却发不出声响;君主的祸患就在于没有权势,没有权势,发出的命令就没人响应执行。因此,您必须掌握权势才能避免祸乱。”
秦王接受了韩非的思想,坚定了除掉吕氏集团的决心,他暗中积蓄力量,终于铲除了吕不韦,真正掌握了秦国大权。
成语寓意
不善合作就会孤掌难鸣。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而只有合作才能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需要融洽、和谐,需要互相帮助。
成语用法
成文用法
孤掌难鸣在句中作谓语、定语,比喻孤立无助,不能成事,也引伸比喻事情关系到甲乙双方。
运用示例
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三折》:“虽然你心明圣,若不是云台上英雄并力,你独自个孤掌难鸣。”
明·施耐庵水浒传》:“阮小七道:‘若依我的见识,当日不受招安,弟兄们同心合胆,打破东京,岂不畅快!如今兄弟们死的死了,散的散了,孤掌难鸣,还做得甚么事!’”
明·施耐庵《水浒传》:“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史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报得他一个信。”
参考资料
孤掌难鸣.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7 08:49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