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指数
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
季风指数是指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通常以1月(代表冬季)和7月(代表夏季)地面盛行风的频率表示。
定义
不同作者定义的指数不完全相同,如汉恩(J.von Hann)采用1月和7月盛行风频率与同月份相反风向频率差值的和;赫罗莫夫(S.P.Khromov)用1月和7月盛行风的频率和除以2;高由禧等用1月和7月相同风向与相反风向出现频率的最大差值的绝对值的和表示。
作用
季风指数愈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根据高由禧等的定义,中国东部地区和华南的季风指数大于西部和北部。
分类
南海
何敏等定义计算了南海季风指数。该指数定义为100-130°E、0-10°N范围内,850hPa和200hPa平均纬向风距平差,该指数表示了南海南部高低层的纬向风切变。当夏季南海季风指数大于零时,表示在南海地区低层西南气流较常年偏强,影响中国的热带夏季风偏强。反之,当指数小于零时,夏季风偏弱。根据他们的研究和预测业务中的应用,表明冬季南海夏季风指数与南海夏季风活动密切相关,当上年南海季风指数为高指数时,次年南海夏季风往往爆发偏早且强,反之,低指数年则偏晚且弱。
东亚副热带
该系统提供了3个东亚副热带季风强度指数。
1、海-陆气压差季风指数(1)
该指数计算主要参考施能等的定义,计算两个序列,月序列及季(夏季)序列
该指数定义为:20-50°N(7个纬带)的110°E与160°E的月(季)的标准化海平面气压差的和,所得的序列再进行一次标准化处理。对于夏季(6-8月平均)的季强度指数,则乘以-1,这样计算所得的强度指数越大,表示夏季风越强。
2、海-陆气压差季风指数(2)
该指数是根据郭其蕴,赵汉光等的定义计算而得。计算的季风指数序列包括月序列和季序列。
定义为10-50°N范围内,每10度纬圈上用110°E减160°E之间的气压差值》=5hPa的所用数值之和,代表冬季风强度,气压差值《=-5hPa的所用数值之和,代表夏季风强度,并将各月冬、夏季风强度与气候平均值(1971-2000年),求比值,作为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3、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指数
该指数根据张庆云等(2003)的定义计算求得。
将东亚热带季风槽区(10-20°N,100-150°E)与东亚副热带地区(25-35°N,100-150°E)6-8月平均的850hPa风场的纬向风距平差,定义为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
该指数根据夏季热带季风槽与梅雨锋的强度及其距平风场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的特征而定义的,能够较好地反应东亚风场和中国东部降水场的年际变化特征。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19
目录
概述
定义
作用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