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放,是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编辑,对
中国工艺美术有很深的研究。
人物经历
对
中国工艺美术有很深的研究。最近繁放先生对《西清古鉴》进行了全面的疏注,使这一瑰宝得以重新面世。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最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第一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瓠、卣、盘、弩、机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起源的过程。文字演化从甲骨文到款识……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出版作品
《中华文化传承图谱·人物卷·功臣图》
本书以手绘摹本的方式,将《
凌烟阁功臣图》、《洪武开国勋臣图》和《云台三十二将图》合集出版。
一、这三卷图谱的形成
人物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岩画,人物画中最难的肖像画,最早见于《尚书·说命上》的记载。说商武丁为了聘一名奴隶为相,又恐不合官制,推说夜梦上帝赐良弼,依描述画立像广求于天下。郊野有个筑墙的人奇像,遂引以为相,赐名傅说。《说苑》记载了东周,齐敬君为齐王绘九重台,画妻像立于对面以解相思之苦,齐王见其妻美,出金百万而纳之。存世的最早的肖像画实物是长沙楚墓出土战国时期的《驭龙图》和《夔凤图》。其运笔用墨表现了中国白描在战国时的成熟。《汉书·李广苏建传》载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共十一人。《论衡》中说:宣帝之时,画图汉列士,或不在于画上者,子孙耻之。“有功名图麒麟”之说,时人视麒麟阁画像为表彰功勋的最高形态。东汉明帝永平时,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下诏曰: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着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司徒等二十四人。宜酌故实。宏兹令典。可并图画于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于前载。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由闫立本依实人大小画稿,阴刻于石壁。传有拓本残片于世。乾隆年间布衣上官周夫颂古人诗读古人书,想见其人而不得见,诚千古之恨事也。少时工写人物,常摹仿有明一代开国勋臣,凡四十四人,藏弆箧者久之,无岁月侵寻。由此形成了人物画中,功臣图谱。然随岁月流失,南宫云台不复存在,凌烟阁毁于战火,原图失佚,幸有康熙年间刑部主事刘源,绘唐凌烟阁功臣像,镌刻传世。复有道光年间张士保集成云台三十二将图,虽有因袭前人之嫌,仍不失以为善举。尽管这套本以肖像出现的图谱已与肖像相去甚远,然在人物画中,仍不失其重要地位。
二、重新摹绘的原因
原图为版刻作品。首先是单色雕版印刷会使墨色损失殆尽,墨稿的浓淡、轻重、干湿韵味全无;其次墨稿经镌刻对笔意的增损,最主要的振颤以及转折、提按、粗细的变化是再优秀的刻工也难以完整地表现的;再经数次翻刻、版涨木缩等更加剧了与原作的差别;还有载体变色、残损。为了使更多的人看到这么优秀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采取了最先进的现代化手段,经扫描、计算机修版、去底、提线从而获得了清晰的线稿。但是由于使用计算机的现代人已远离毛笔,对于笔意不甚了了,经由现代电脑修图的图稿,已使原图面目全非,仅仅剩下了形的一个空壳而已。文物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以云台三十二将为例:功臣图悬于云台阁,云台阁在南宫,南宫就在东都洛阳。然而皇宫现在的位置仍不能确定,南宫的位置也就不能确定。三十二将图失佚,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是后世的摹本刊行,因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能完全地表现艺术作品。如今印刷完全具备了再现艺术作品条件,而母本又残损不能录入了。为了使这么宝贵的画谱复生,迫不得已采用最笨的方法,用晌拓法逐笔摹写。无超越古人之心,有再现辉煌之意。这仅仅是一种倒行逆施依刻本复原墨稿的艰苦工作。
三、手绘摹本的作用
中华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外在表现即文具——生纸和毛笔,天才地创造了全民族的线的表现形式。而今往往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由于文具的趋同,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不能用毛笔在宣纸上随心所欲地画一条线了,线描内在的民族性支撑正在丢失。这套图谱如果对于二维的设计有所帮助;或者在制作过程中,如浮雕的运刀转折有借鉴作用,能表现出是几千年中国人运笔用墨风韵的话。这一份辛苦就是值得的。
于图旁附文,古人多以赞文。四字一句,简单明了,以助读图。源于虞舜的祭祀,合乐以赞,相当于咏唱的歌词;直到司马相如,赞文成为一种以赞美为主的文化体裁。经历代沿革,图赞已成为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文并茂的中华传承图谱史的最重要的构成。本书配文没有采用赞文的形式,而是基于《后汉书》《旧唐书》和《明史》作了缩写,未加润色。对于知道古代那些事,那些人或多或少有些帮助。读者,特别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在使用本图谱时,可以很方便地依需要运用赞文的形式,使每帧图文演变为图赞的形式。对于学习人物白描技法是较好的范本,尤其是明代部分表现最充分,运用了各类白描方式。对于工艺美术行业来说,它只是一本图谱。
《西清古鉴疏》
最近由孟繁放先生对《西清古鉴》进行了全面的疏注,由刘艳霞女士对原图进行了细致的修整,编著出版了《西清古鉴疏》使这一瑰宝得以重新面世。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自迄今发现最早的,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第一把青铜刀开始,绵延五千余年的青铜器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青铜器无处不在;鼎、鬲、甗、瓿、簋、爵、觚、斝、罍、壶、瓠、卣、盘、弩、机各种形式的器物造型难以类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植物到人文社会;从具象到抽象,包罗万象的图纹;都清楚地记录着中国文字起源的过程。文字演化从甲骨文到款识……总之,青铜器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载体,青铜器器型和纹饰已成为无可替代的文化现象。
一、 《西清古鉴》的成书经过 清乾隆十四年(1750),乾隆皇帝下旨,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工部尚书汪由敦,率翰林仿宋宣和年编制的《博古图》样式,收录乾隆帝平日对青铜器的品题,“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历时两年完成,全书21册,分40卷,共收录青铜器1529件。 乾隆帝亲自参与了《西清古鉴》的编著,和硕庄、和硕果亲王担任监理。编纂除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外,还有嵇璜、裘白修、金德英、观保、于敏中、董邦达、王际华、钱维成等重臣,涉及吏、户、工、兵、礼等五部。摹篆、绘图、缮书、校刊、监造等,“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欧阳修等所能及” 。从内容到画工、书法、款识及刊制都代表了当时国家成书的最高水准。 沿用此书体例,清朝又编纂了《西清续鉴》和《宁寿鉴古》两部书。《西清古鉴》成为文物图谱编纂的范本。
二、《西清古鉴》珍稀的原因 我国古代大多沿用
金属货币,随着交易行为的发展,作为辅币流通的铜钱需求量与时俱增。自西汉开始,历代都采用了熔器造币的方法,以补流通的不足。五代柴荣(周世宗)曾下诏“悉毁天下铜器、佛像以铸钱,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明崇祯帝将内府库藏历代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熔铸钱币,以充军饷。清代以俭著称的咸丰帝,把内廷保存(含皇室历代旧藏)的各种铜器毁器铸钱。如今,无以数计的青铜器早已万劫不复,留给后人的青铜器物极少。所幸在明崇祯前有《宣和博古图》,以《宣和博古图》为参照的《西清古鉴》又在道光以前成书,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青铜器图谱。《西清古鉴》成书距今已有257年,加之印量有限,又赶在我国社会形态发生最激烈变革的时期,大多已损毁,存世稀缺。
三、出版《西清古鉴》的意义 在历代著述之中,考证最难;考证之中,图谱最难;图谱之中,唯钟鼎款识义通六书,制兼三礼,尤难上之难。读《西清古鉴》一遍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敦崇实学,昭昭明验。 青铜器纹样是我国装饰图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青铜器型是陶瓷、景泰蓝、玉器、雕漆、漆器、金属器皿……的器型范本;书中款识是篆刻、篆书、摹拓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西清古鉴》不仅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宝贵的图文库,而且既可以赏读,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本了解历史,欣赏艺术的好书。 随着中国青铜器文化热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渐形成,《西清古鉴》作为中国古代记录青铜器的书籍典范,必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载体。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