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昶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孟昶的葬身之处,墓址一说在洛阳邙山,一说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祥符区万隆乡。
孟昶生平
才子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孟昶是个别具魅力的人物。他是亡国之君,但百姓并不恨他,还沿路号哭相送,当场哭晕的就有数百人;他是风流才子,能诗善词会作曲,整日沉醉于歌舞花丛之中,还创制了我国最早的春联;他是悲情丈夫,他的爱情故事既温馨浪漫,又惊心动魄,结局却令人低回悲叹。
孟昶继位时年仅16岁。继位之初,他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兴修水利,颇有一番作为。他设置“匦函”,也就是接受官员和百姓投书的意见箱,广开言路,了解民情。他刻石规诫官员,所书《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成为后世官员的良心规诫。当时,
后蜀国势昌盛,百姓安乐,是天下最为繁荣、富裕的地区。
享乐荒政
然而,后蜀虽然富裕,却并不强大。王公大臣们大多心怀苟安,寄情声色。孟昶少年风流,身处温柔富贵之乡又拥有无限的权力,渐渐沉迷于笙歌美酒之中。他没有扩张的野心,也不太善于经营军事防卫,似乎只想凭借蜀道天险,保住一个富足的小天地,在乱世中别开乾坤,尽情享乐。
孟昶很会享乐。他在宫城中的摩诃池上,起建奢华至极的水晶宫殿,用楠木做柱,以沉香木为梁,拿珊瑚雕刻成窗花,以碧绿玉作窗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而是用长达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砌成,内外通明。他还将后宫中的明月珠移入殿中,使水晶宫殿在夜间也光明透澈。孟昶在众多美女的簇拥下,歌舞欢宴,吟诗度曲,日夜在水晶宫逍遥快活。
孟昶宫中的美女数以千计,最受宠爱的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容颜绝世,聪慧过人,不仅能诗善词,而且能歌善舞,还是极有情趣的美食家。孟昶为她描眉,为她写诗作赋,与她携手郊游,饮酒赏花,观景猎狩,对她的宠爱可谓惊世骇俗。花蕊夫人喜欢芙蓉花,孟昶便让全城百姓遍植芙蓉,花开时节,沿城四十里花团锦簇,蔚若锦绣。
国破身亡
就在孟昶纵情享乐之际,赵匡胤君临天下,兵分两路讨伐后蜀。后蜀是个富饶而文弱的国家,数十年丰衣美食所养的士兵,根本无力抵抗赵宋的百练之师。孟昶一败涂地,只得在城墙上竖起降旗,白衣白帽,自缚出城请降。
孟昶与花蕊夫人被押往开封。一路上,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有数百人当场恸绝在地。孟昶到宋都七日后暴亡,时年47岁,史家多认为是被赵匡胤毒死的。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容颜绝世,更为她的才华所倾慕,将她纳入宫中。
墓址之争
洛阳邙山说
从史书记载来看,
孟昶死后被葬在
洛阳北邙。但是,人们至今并没有在洛阳发现孟昶墓。
四川广汉说
有人也曾猜测,蜀人思念故主,后来又把孟昶与花蕊夫人的灵柩运回蜀中,安葬于孟昶的离宫所在地四川广汉。不过,从现存文物资料分析,孟昶死后葬于万隆乡附近的大孟昶村,理由似乎更为充分。
开封祥符说
万隆乡一带,原本沙岗起伏,河流萦绕,林木葱郁,自古被视为风水宝地。大孟昶村原隶属于通许县,“蜀主荒坟”是明代《河南总志》中记载的通许八大景观之一。
明、清时期的通许县志地图上均标有“孟昶”、“孟昶岗”字样。据明代《通许县志》记载:明宪宗成化元年(1456年),通许发生旱灾,饥民聚集盗挖古墓,在孟昶村的古墓中挖得一块墓碑,上面刻的是“蜀主孟昶之墓”。据浙江宁波天一阁收藏的《通许县志》记载,孟昶墓在通许县城西北三十里,宋太祖赵匡胤命人在这里为孟昶修建府弟,南临汴河。
孟昶到这里不久,被封为秦国公而卒。孟昶墓曾被盗挖,由于墓室修建得非常坚固,盗贼未能进入墓中。当地居民从盗挖处发现一块石碑,上题:“蜀主孟昶之墓”。
如今大孟昶村仍存有一块古碑,为清代咸丰七年,即1857年由通许知县所刻。碑文大意是:这里临近开封,有赵宋时蜀降主孟昶之墓。宋人紧挨着孟昶墓修建了兴国寺,以压住他的帝王之气。兴国寺建在孟昶墓的东边,明朝曾经重修,现已不复存在。据当地人讲,前些年,村民在墓址附近拉土,曾挖出大量青砖,还曾挖出过花瓶、瓷罐等精美文物。
春联鼻祖
朱仙镇是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乡,而孟昶则是春联的创始人。也许正因如此,据当地人说,孟昶被押到开封后,宋太祖知道他是个才子,就放他住在朱仙镇。孟昶看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贴门神,就提笔在红绢上写了付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挂在门神两旁。从此,门神配上了对联。
从史籍记载来年,孟昶才思敏捷,擅长填词,可惜他的作品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但孟昶为春联始祖,却是为世人所公认的,只不过创制春联的时间、地点,与朱仙镇人的说法稍有不同。据《宋史》记载,每到除夕之际,孟昶就让身边的学士作词题桃符,放在卧室的门两边。
在后蜀灭亡的前一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题写吉祥辞句,又嫌辛寅逊所作不佳,便亲自挥毫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开启了过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
文物保护
2008年,孟昶墓正式升格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