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民(1900年2月2日—1969年2月18日),江苏武进人,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人物生平
1900年2月2日,孟宪民出生于江苏武进。
1905年—1908年,在家乡本地私塾上学。
1918年—1922年,就读于北平清华学堂高等科。
1922年—1924年,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校。
1926年—1927年,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研究员。
1929年—1933年,在浙江、安徽等地进行地质调查工作。
1934年—1936年,在云南进行地质调查工作。
1937年,任个旧锡矿勘探队队长。
1940年—1942年,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1946年—1950年,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
1952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任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
1959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1969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29年—1933年,孟宪民对浙江绍兴、诸暨、嵊县、青田、昌化、安徽繁昌、芜湖、铜官山、湖北应城及南岭等地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工作;1934年,在云南个旧锡矿进行调查,测绘了个旧主要矿区1:10000地形地质图和外围地区1:50000地质图,并对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进行了调查研究;1937年,开展包括湾子街、耗子庙、老银厂、黄茅山等矿区在内的老厂矿区勘探工作,完成了老厂矿区1:2000矿硐平面和剖面图绘制;1942年—1945年,先后完成了1:50000东川地区地形地质图、落雪—因民矿区和汤丹矿区1:5000和1:10000地形地质图以及中英文对照说明书;1953年,组织并参加了下老硐、查井巷、核对硐巷平等工作,探采证实并认定了汤丹矿的前景;1957年,考察香花岭,发现新矿物—香花石;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广东沿海地带找到了含铌铁矿的花岗岩风化壳。提交了含铌钽铁矿花岗岩型矿床的储量报告,并建厂投产。
截至1969年2月,孟宪民共撰写了60余篇论著,其代表作有《矿床同生说译文选集》《沿一定层位找矿是今后重要的找矿方向》《某些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和方法的初步经验》《矿床分类与成矿作用》《矿床成因与找矿》《碳酸盐岩中的碳硅石》《中国铜矿的分布情况及勘探方向》《个旧地质述略》《云南矿产种类述略》《云南之锡》《矿物鉴定》《对有色金属生成规律的体会》《矿床分类与找矿方向》等。
人才培养
孟宪民在清华大学和
云南大学任教期间,讲授《
矿物学》《
矿物鉴定》《
矿床学》《地质矿产学》等课程。
孟宪民培养的学生许多已成为院士、专家、教授和各地质勘查部门的骨干,如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
裴荣富院士,矿床地质学家
常印佛院士,沉积地质学家
刘宝珺院士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孟宪民出生在一个职员家庭,父亲孟进曾担任过书记员,替人誊抄文件。
孟宪民共育有6个子女。
人物评价
“孟宪民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矿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地质调查局评)
“孟宪民是中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在国际矿床学界久负盛名。”(地质学家
程裕淇院士评)
“孟宪民是中国地质界的前辈,对中国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矿床地质》编委会评)
“他(孟宪民)是中国层控矿床研究的先驱,是中国矿床地质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