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河,古名胜水、孝子河,又名孝水,
黄河支流
汾河支流
文峪河的支流,是文峪河最大的支流。该河是由下堡河(亦称北川)与兑镇河合流而成,以下堡河为源,该河发源于山西省孝义市西北南阳乡狗沟和
中阳县南大井。自西向东,流经孝义市南阳乡、下堡镇、孝义市区、大孝堡镇、梧桐镇,在孝义市大孝堡镇芦南村汇入文峪河。河长56.5公里,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下堡河、兑镇河、柱濮河、东许河、曹溪河等。清水流量0.013秒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1510秒立方米。
干流概况
孝河,上源分为下堡河和兑镇河两支,至薛家会村合流,至崇源头接纳柱濮河、东许河,至旧城南接纳曹溪河又东至芦南村东南0.5公里处(一说五楼庄上游)汇入文峪河。全长56.5公里,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至张家庄水库以下,干流全长12.6公里,河床均宽50米,河道坡降8.14‰.
一般以较长的下堡河为正源。下堡河,古称北川,发源于孝义市西北狗沟和中阳县南大井,全长40公里,流域面积225.5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3‰,清水流量0.013秒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1510秒立方米(1937年7月30日)。
水文特征
据《孝义县志》,孝河最大泄洪量250秒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373万立方米,平均输沙量124.4万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760秒立方米(1937年7月30日)。
河道变迁
据《水经注》载,孝河从北魏时即为文峪河支流,隋唐沿袭。宋初,汾河夺文峪河中下游河道,汾、文两河迁徙无常,文峪河则在文水境或汾阳境转换入汾河口,其下游孝河则沿旧道直入汾河,达八百年之久。直到清乾隆三十二年(1967年),汾河东徙,文峪河复其旧道再入孝义境入汾河,孝河再次成为文峪河支流。
主要支流
兑镇河,古称南川,发源于孝义市西高塘山东麓,全长26.2公里,流域面积136.2平方公里,坡降11.5‰,清水流量0.027秒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176秒立方米(1922年7月24日)。
柱濮河,发源于孝义市柱濮村西及西南的如来、梁上庄等地,至柱濮村汇流,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72.2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0.9‰,清水流量0.042秒立方米,历史最大洪峰流量750秒立方米(1907年)。
东许河,发源于孝义市山草占、果家原村,全长16.2公里,流域面积23.1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3‰。清水流量0.0016秒立方米。
曹溪河,发源于孝义市关家口、小南庄、大西庄一带,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34.9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2.1‰,清水流量0.0018秒立方米。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孝河,清末,从张家庄流入平川地区后主河道弯延曲折,河槽浅窄,经常徙移。民国期间河道逐渐向北岸冲扩百米左右。新中国建立后进行过两次较大治理。1955年,将丁字型入口改为人字型入口。1956年,将古城西南的河段裁弯取直约1644米。从此,河道畅顺,河床固定,改变了历史上“水漫城关漂没庐舍”的状况。
蓄水工程
张家庄水库,是孝义市的中型水库,位于张家庄村西,孝河四个支流的汇合处,控制流域面积460平方公里。兴建张家庄水库之前,于1958年7月8日,全县组织基干民兵87人,在樊家庄村北兴建库容为400万立方米的水库,取名“八一”水库。当年被洪水冲垮三次,经诸方努力,.建成了土坝和泄水闸。但因设计缺乏科学依据,达不到防洪标准而停建。经晋中专署派技术人员勘察规划,决定转建张家庄水库。该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坝高18.4米,总库容为3336万立方米,设计任务为防洪和灌概。1959年11月动工,1961年拦洪蓄水,1964年完成土坝、输水管道及滋洪道工程。1972年完成滋洪道进水闸和闸门安装,工程基本告成。
克俄水库,1973年由克俄大队主办。初期由本村100多人施工,后孝义铝矿主动支援,用五台大型铲运机运土碾压,工程快而好。放水建筑物为直径500毫米的压力管道,进口设球形检修闸门,出口用闸阎控制。该库流域面积小,防洪库容大,可容纳50年一遇的洪量。为确保矿区安全,在左岸修建柞常溢洪道,防洪标准较高。
梁家原水库(原称红旗水库),于1974年1月开工,由孝义市兑镇梁家原、新民、南营三村共组织劳力500多个,共同兴建。1975年春季,大坝合拢。随后完成了涵洞,溢洪道等工程。梁家原水库清水的年来水量120万立方米,在令孤源上发展水利,效益显著,居全县各水库之冠。放水建筑物标准较高,在坝体左岸修筑砌石涵洞,洞内安装直径为500毫米的压力钢管,钢管首尾各设一个闸阀控制。水库下游修建有红旗一站,两级扬水160米上塬,每级安装3台6英寸离心泵,灌溉梁家原、南营、新民村的2000多亩耕地。1980年代初期完成了滋洪道浆砌和土坝灌浆处理。
前活丹水库,1974小型水库中名列榜首。年6月孝义市南阳公社组织200人开工。库址条件好,库容大,在全县秋后,全社男女全半劳力1500人,有1300多人上阵,总投工21万多个,于1975年完工,实属群众运动之创举。放水建筑物是在岩石上开凿的长122米,宽2米,高2.2米的涵洞,洞口用球型闸门控制。建库10多年缓洪效益显著。库内蓄水,补充了人畜饮水之不足。
西田庄水库,始建于1975年冬季,是1970年代县办的小型水库,土坝高度为孝义市之最。初期由孝义市下堡、南阳、杜村三社联办,成效不佳。后从山区7个公社组成7个民兵连,由县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统一领导。投入2000多人,500辆平车,4台推土机和拖拉机。1978正式拦洪,1980年完工。.既发挥了缓洪效益,又补充人畜饮水之不足。
灌溉工程
据《山西水系》记载:孝义县以“河灌田始于金,兴于明”,距今已800多年的历史。金正隆二年(1157),大旱不雨,邑人苏仲礼、宋湛精通算术,以积水窥管知地形高下,两人对曰:“孝子河(今孝河)岸高百尺,开崖穿洞流渠行,可以救旱;今虽不及,明岁亦可。“,闻者众应。苏、宋二人遂用己钱千余贯,买渠占地十余里,择当年七月十九日启上,于次年四月二十五日竣工,筑成广济民渠。将孝子河水向东北引至司马里,沿渠二十里两岸村庄均受其益。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沿渠地形“崛者削而平,坎者积而坦,堆阜者货而深之,缺洼者补而完之,断岸者剑木为槽以通水”。总投工2.5万个。润民渠通孝子河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之前,浇溉城东北司马一带村庄农田。
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新开洪露渠,引孝河水灌溉大孝堡一带九村农田。在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开兴隆渠岸,北流折东北,灌溉城东、尚家庄、长黄、渠出胜水桥(今孝河桥南)东,决孝河北马庄营、青义、仁智、苏家营7村农田。
民国7年(1918),引孝河水灌渠有9条,润民渠废于清咸丰初年,马道渠废于光绪五年(1879),灌溉11村农田,年灌约16000亩。到民国18年,引孝河水灌渠仅剩7条,即大孝堡村的洪露渠、长兴的长兴渠、东盘粮的马仁渠和盘粮渠、芦家庄的仁和渠和中南渠、兴盛渠。至民国37年引孝河水灌渠仅剩6条,即兴盛渠、洪露渠、长兴渠、盘粮渠、仁和渠、中南渠。总长35公里,浇灌沿渠11村农田41000亩。
孝河灌区。1961年张家庄水库拦洪蓄水之前一直沿用拦河筑埝,按水程各渠引水灌川田。孝河历来建两座大埝,上捻在大孝堡村西,下埝位于东盘粮西北,文明村东南。时间在每年7月上旬,受益村庄组织强壮劳力抬土打夯,一至二日即可完成。建国初期至1960年年,孝河灌区内先后先后筑水闸145处,开渠396条,筑堰48处,筑水簸箕17处,筑滚水坝7处,筑木桥14座,修复旧桥12座,清扫旧水渠435条,裁直弯渠26条,加固坝堰29条。水库蓄水后,由输水管道按需要的水量放水,与此相适应,灌区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渠及配套建筑物的全面建设,形成了较完善的整体工程网络,改造工程于1967年初步完成。
孝河灌区的干渠,分总干渠和南干渠与北干渠。总干渠起于张家庄水库输水管道的出口,沿孝河左岸向东,经张家庄、.西关、窑上、桥南4村,至尚家庄村南,长4.89公里,已防渗3.83公里。设计引水量2.5立方米/秒。由此分为两支,向东为北干渠,长4.55公里;向南为南干渠,长6.1公里。南北干渠设计引水量均为2立方米/秒。南干渠开支渠4条,总长14.02公里;北干渠开支渠4条,总长19.46公里。各支渠设计引水量均为1立方米/秒。各支渠共开斗渠82条,总长90.2公里,设计引水量为0.5~0.7立方米/秒。干渠、支渠、斗渠总长139.27公里,已防渗9.8名公里,有配套建筑物110件,控制灌溉农田57000亩。
北干渠受益村庄有城东、东关、楼东、北关、窑上、桥北、桥南、尚家庄、一家庄、新庄、苏家营、南辛安、仁智、刘家堡、青义、盐锅头、司马、东庄、大孝堡、马庄营、长黄、长兴、文听、芦北、芦南等25村。南干渠受益村庄有桥南、桥北、中梧桐、东梧桐、南梧桐、北姚、南姚、张魏、西盘粮、东盘粮、五楼庄、郑家营等1村。孝河灌区的灌溉面积受来水量的制约,1949~年1985年的36年间,平均年灌溉面积为3.18万亩,平均灌水面积为4.0万亩次。最多的1955年灌溉面积6.1万亩。最少的1975年,仅0.89万亩。
生态保护
为加强孝河流域生态保护,孝义市在张家庄水库上游建设了
孝河湿地公园,在下游建成胜溪湖(即张家庄水库)森林公园。
孝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孝义市区西南部。东起张家庄水库大坝,西至白壁关大桥,南至景观南路及沿河岸景观小路,北至时代大道,总占地面积5.9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28平方公里,概算投资7.3亿元,已完成投资4亿元。三期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孝义市胜溪湖森林公园,占地1500亩,东至迎宾路桥东200米,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南邻樊家庄,北壤张家庄,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是孝义市一座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