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啸,八岁入学读书,酷爱书法,初写欧、颜,继而临习张猛龙、张黑女等魏碑名作,转而又写苏东坡,继写近代书坛名宿张伯英,终于从众家之间蜕而为自家面目。孙先生书风可用“清”、“峻”二字来形容。清是指孙先生的整体的笔墨形象。他用笔极为干净,结体潇洒舒朗,布局省净,无论大幅或小品,笔墨所形成的外在结构中总是透出书法内在的清朗气息,这股气息正是魏碑的独有之处。但孙先生的书法中还融入了贴学的潇洒率性气质,故而使其书法多了几分墨气的书写痕迹。峻是指孙先生具体的笔墨造型。
孙先生书法用笔有“折钗股”之妙,在书风秀丽的同时又凸显出碑风的骨力特点,有峻秀之貌。因此,孙鸿啸先生的书法可谓夺人眼目,蔚为大观。但这位早已
卓然一家的先生却不求闻达,年近九旬依然笔耕不已,并平静的在自己的故土品味笔墨人生。要不是
杨再春先生之慧眼,恐怕孙先生会寂寞一生。
另外,孙鸿啸书法艺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沈鹏,
程大利、
杨再春等艺术家和评论家对孙鸿啸先生的书法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