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麟(1903-1967),别号锐周,河北青县人。生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历任阎锡山晋军排、连、营、团、旅、师长。1941年3月28日任第八十三军军长。1943年2月10日授少将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第四十三军副军长、太原警备司令、第十五兵团副司令。1949年4月24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1967年逝世。著有《晋东南上党战役阎锡山部被歼回忆》。
生平履历
孙福麟,字锐周,1899年2月出生,河北青田人。1915年考入北洋政府混成模范团第2期步科。1917年毕业分配到陆军第9师,任第34团第12连排长。
1924年任国民第3军第1混成旅第2团第1营营长。
1926年任国民第3军第1师第2团团长。讨赤战争后一度离开军界,任绥远都统傅炳臣参议,后投奔晋绥军王靖国部任营长。
1928年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学习。次年,任晋绥军第15军第2旅第2团团长。中原大战期间所部被中央军包围缴械,只身逃回太原,后任太原绥靖公署参谋。
1932年3月任晋绥军军事整理委员会教育科长。1933年4月任第70师第215旅第430团团长。
1939年任第83军第206旅旅长。1940年8月任第83军第66师师长。1941年3月任第83军军长、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室主任等。
1946年1月任第43军副军长兼太原警备司令。1947年夏任山西省保安副司令。
1948年11月任第10兵团副司令官,是年12月调任第15兵团副司令官。
1949年4月在太原被俘。1952年获释。
1966年9月在河北青县病逝。
早年经历
孙福麟,字锐周,河北省青县李家镇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2月10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孙东瑞,除种几亩薄地,还要经常到百里以外的海堡挑小鱼虾来卖,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所生子女11个,最后只剩孙福麟兄妹二人。
孙福麟于1906年入小学读书,1913年高小毕业,学校附近的文庙驻有军队,由于当地尚武风气的影响,孙自幼爱好武术,上学时常到驻有军队的军营中去玩,引发了他对部队生活的向往,从军当兵成了他追求的理想。
投身军旅
1915年冬天,他从一位连长口中得知,北京招考士官生,便决意前往。但其父母因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不肯答应。他就千方百计苦苦央求。二老无奈,勉强应允。他只身到北京,终于考入中央陆军混成模范团第二期步科。从此,开始了他朝思暮想的军营生活。时年16岁。
次年,袁世凯因复辟称帝失败,忧郁而死。模范团由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接管。1917年10月,孙福麟在模范团毕业,分配到陆军第九师三十四团十二连任中尉排长。此时正是粉碎张勋复辟后不久,师长是魏宗瀚。
1918年,孙福麟被提升为十二连上尉连长,所在部队曾调往福建莆田,协助福建省督军李厚基抵抗孙中山的护法军。之后,又调到山东东明县剿匪,后又调到保定驻防。此后几年,局势一再动荡变化。1923年,曹琨贿选为大总统,直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
孙福麟所在的第十六混成旅是曹琨为了扩大嫡系势力,从孙岳的第十五混成旅中将自己侄子曹世杰的一个团拉出来扩编成的。1924年3月孙福麟晋升为陆军第十六混成旅补充团一营少校营长。
1924年9月,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直军将领冯玉祥联合孙岳、胡景翼倒戈吴佩孚,回师北京,软禁总统曹琨,发动了北京政变。从此,倒戈部队改称为国民军,从直系军阀中分化出来。曹世杰旅在保定被孙岳部解决,编入孙岳的国民第三军。孙福麟就成为国民三军第一混成旅二团一营营长了。
1926年初,第一混成旅扩编为第一师,原旅长徐永昌升任师长,孙福麟升为第二团上校团长。孙福麟时年 27岁,身材魁梧,军仪堂堂,又写得一笔好字,还会唱两口人时的二簧(京剧),具有儒雅风度,被人们称为文武双全的年轻团长。
国民军纪律严明,体恤工农,倾向革命。因而遭到日、英等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代理人的极端敌视。各系军阀在其帝国主义主子的策动下相继发兵,群起而攻之。1926年1月,奉军将领李景林、张宗昌在山东组织的直鲁联军,从桑园、安陵一带向国民第三军发起进攻;同月,奉军又与国民军在山海关附近发生激战;而后,吴佩孚也率部从湖北出发向河南的国民第二军主力进击;因驻守津浦线之国民二军增援河南,直鲁联军乘机大举北上,此时,孙福麟部开赴大城、青县、唐官屯一带参战;3月,阎锡山又令商震出娘子关取石家庄;日本等国为阻止国民军在天津布防,炮轰大沽口,并发出蛮横通牒。由于国民军四面受敌,陷于重围,寡不敌众,向北节节败退。南口战役后,全线崩溃,残部退到绥西的包头、五原一带休整。其间的孙福麟团在向察哈尔退却时,遭到阁锡山部的猛烈袭击,受了重创,最后退至包头。此时,国民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粮饷无从筹措,官兵生活极端困难,孙福麟遂脱离部队,投到旧相识绥远都统傅炳臣门下当了一名参议。
加入晋绥军
1927年8月,孙福麟经杜堃介绍参加了晋军第五师二十七团当了少校营长,从此进入了阎锡山的晋绥军。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蒋介石为培训团以上军官,在北京陆军大学设立了特别班,孙福麟被调往学习。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联合汪精卫和西山会议派,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扩大会议”,成立国民政府,推阎锡山任主席,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相对抗。5月,在山东、河南一带发动了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亦称蒋、冯、阎大战)。孙福麟临战受命,担任陆军十五军二旅二团上校团长,于6月开往山东的济南、大汶口一带参战。9月,阎、冯大败。二团在罗口桥全团被俘。孙福麟趁大雾脱逃,经青岛、天津回到北京家中,小住几日,返回太原。
倒蒋失败后,阎锡山将山西军政大权交给徐永昌,自己潜逃大连。蒋介石委托张学良改编晋绥军。孙福麟手下已无兵,就到太原绥靖公署当了上校参谋。1931年8月,阎锡山又悄悄从大连回到太原,暗中指使自己的外甥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成立了晋绥军军事整理委员会,来整顿当时军队中严重存在的吸毒、嫖、赌和军官吃空名几件事。1932年3月,孙福麟到该委员会当了教育科长。
1933年4月,整顿结束。孙福麟调任陆军第三十四军第七十师(师长王靖国)二一五旅(旅长杜堃)四三0团上校团长率部驻五原一带,从事休整训练。1935年,孙福麟曾到庐山受训3个多月后,即随部队在雁门关一带驻防。
抵抗日军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孙福麟部编人十九军序列(军长由王靖国升任)。日军突破山西广灵防线,阎锡山被迫放弃大同会战计划,急令十九军集结崞县,阻击日寇南下。战斗中,孙福麟受轻伤。在忻口战场时,孙福麟升任六十六师(师长杜春沂)二〇六旅少将旅长。四三0团团长一职由马凤岗接任。该团在忻口战役中,与日寇拉锯血战十几天,始终坚守阵地。部队主动撤出战场时,该团只剩下团长和几十名士兵,其余均壮烈殉国。该团有如此血战到底不怕牺牲之精神,是与前任团长孙福麟的爱国教育分不开的。
忻口战役失败后,傅作义撤至太原奋战数日,因寡不敌众,即弃城率第七集团军迂回至绥远,逐渐脱离了阎的领导,直接受蒋介石指挥了。阎锡山率第六集团军和四个旅的新军(后因阁对日妥协,四个旅的新军遂起义参加革命)退往吕梁山区。孙福麟旅负责设在晋西吉县地区的司令长官部的安全保卫。
1938年3月,日寇攻陷临汾之后,纠集步炮兵15000余众,分三路向吉县猛扑,妄图摧垮晋军指挥系统。孙福麟率部迎击来犯之敌,在人祖山与日寇展开了激烈战斗。血战两昼夜,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掩护司令长官部及物资安全西渡黄河入陕,立下战功。是役牺牲官兵126名。孙为了表彰为国捐躯的烈士,在人祖山勒石立碑,以志纪念。该碑至今犹存。
1939年9月,日伪军第二次进犯吉县。孙福麟指挥所部在吉县以南严阵以待。入夜,当敌先头部队进人伏击圈后,官兵发起猛烈进攻,敌军死伤枕藉。日寇又几次发起冲锋,均被击退,残敌狼狈逃窜。消息传开,晋西群众无不称赞:“虎头军打得好!” (这时六十六师已扩编为八十三军,群众称虎头军)。为表彰殉国官兵,孙福麟又在三堠立碑纪念,他因这次作战有功,晋升为中将。
1940年8月,全国撤销旅的番号,二0六旅改称六十六师。孙福麟任师长。1941年初,八十三军军长杜春沂调绥署任参谋长,孙福麟升任军长。军部驻乡宁县石碣村。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孙福麟率师收复中阳城。
反共内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表面伪装和平,举行国共和谈,背地却命十九军军长史泽波指挥所部五个师以及地方团队和日伪军35000余众,侵人我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晋察鲁豫解放区的长治(古属上党郡)地区。解放区部队奋起自卫,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至19日收复了长治外围的屯留等四城,接着围攻长治。阎锡山一看形势危急,急调包括孙福麟八十三军在内的8个师,在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的率领下向长治增援,企图解救史泽波突围。当部队行至离长治30余里的老爷山、磨盘垴地带,被埋伏在该地区的解放军突然包围,发起猛攻。激战4昼夜,国民党全军覆没。彭毓斌被击毙。孙福麟的大部官兵缴械投降,两名师长被生俘。孙福麟自己率少数人马突出重围,逃回太原。
1946年初,八十三军被撤销,孙福麟任四十三军副军长(军长楚溪春)兼太原警备司令。
1947年夏,孙福麟又改任山西保安副司令职,协同阎锡山指挥方圆百里内的地方武装——保安团、民卫军等。
1949年初,孙福麟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这时,解放大军已兵临城下,太原已是四面楚歌。其在南门双塔寺指挥守城,所派出击之部队,或被歼灭,或投诚。
晚年生活
4月24日,太原解放,孙福麟被俘,到河北永年华北军区军官教导团学习。后教导团转移北京。1952年被释放回家。他是太原被俘的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获释者。孙福麟回家后,一切从头做起。先是学种田,虽已50多岁,仍一天到晚在地里劳作。后来又养鸭牧羊,干一样钻一样,很像一个老农民。他还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特别对其中的哲学著作,更是细心钻研,写了不少心得笔记。六十多岁时,农事劳动已感吃力,就开了一间小理发店,质优价廉,服务周到,受到人们的欢迎。
1966年9月23日,孙福麟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