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从第一次杀人,到第24条人命葬送其手,孙德林前后作案长达十几年。毫无疑问,得知这一切的所有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孙德林十恶不赦。但现实的复杂性在于,这个人格极度分裂、极度残暴的恶魔,在家庭生活中却极其善于伪装,不但将所有的罪恶全然瞒过家人,甚至案发后其前妻还不相信,还要变卖家产将其保释出来。
这个“温柔杀手”的可怕故事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杀人不眨眼的罪犯并不像
京戏中脸谱化的人物那样容易识别。我们是否该改变过去单纯而脸谱化的
思维模式,把眼睛擦得更亮些,以防范于未然?
孙德林的伪装能力固然强,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他有不少违反人之常情的表现。诸如忍别人所不能忍,能断然割舍正常人不愿割舍的情感欲望等等。这些其实已经透露了他人格严重
扭曲变形的信息,可悲的是与孙德林共同生活者竟毫无察觉,这不能不说是不幸嫁给恶魔的女性的又一不幸。本文展示恶魔的伪善,对于人们认识人性的复杂,无疑极有教益和启迪。
人物生平
1999年10月30日,在12年时间里先后率领团伙劫杀70余人(其中杀死24人)、劫款300余万元的杀人恶魔孙德林被押回沈阳了。获知这一消息的人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一直关注此案的公安部也当日致电破案部门表示祝贺。然而,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已与恶魔离婚十几年的女人连夜找到公安局,想变卖家产把他保释出来;恶魔的女儿竟五天五夜不进食,不相信慈爱的爸爸会犯罪。原来这个杀人恶魔也渴望家庭温馨,在家人面前是人,在家人背后是鬼,用一套高明的伪装术把两面人生表演得淋漓尽致。
沈阳孙德林团伙1999[沈阳3.8大案]======抢劫运钞车,工资款,公交公司经理等富人,共300多万,杀16人,先后用过刀,
猎枪和手枪,犯罪时间长达12年。孙德林是后来以“3·8”命名的杀人抢劫系列案件犯罪团伙里的中坚分子,是最凶残的一个。在后来进行的一系列抢劫犯罪活动中,总是他凭借身高力大和胆肥手黑第一个冲进去。也总是他眼睛眨也不眨地向被害人———不管女人或老人———开枪射击。“我恨警察!”他毫不隐讳地这样说,这个从年轻时起就多次被处理、打击的歹徒对
专政机关、对社会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所以,他“出山”伊始就以民警为加害目标,以极其凶残的手段猖狂于世也就不足为怪了。
孙德林------ 可以说是
沈阳市最大的一起团伙系列持枪杀人抢劫案。入室,银行运钞车,工厂工资款,门市,旧车行,花样翻新,使用各种手段,刀,猎枪,手枪。孙德林曾说过“干这个还讲什么仁义道德”
过去时期
今天作为杀人恶魔的孙德林,当年也曾有过“革命的理想”———做一名军人。然而,他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却像个国民党兵,调皮捣蛋,寻衅闹事,打同学,骂老师,往男同学椅子上抹油漆,把女同学的辫子系在椅背上……在人们眼中,他是个十足的“淘气包”。“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不上课了,盛行造反、打砸抢,身高体壮、桀骜不驯的孙德林打架斗殴,劣迹不断,18岁时就被处劳教,有了污点。孙德林曾经有过悔过自新的努力,他到沈铁分局铁路
大修段工作后拼命地干活儿,从一名普通工人提升为班长、工长、队长。由于表现不错,领导想培养他入党。可是,从
青年点调来档案一看,他的材料和别人的不一样,有厚厚的3大本,上面写的全是不光彩的纪录,于是,这件事便再没提起。
孙德林心灰意冷,沮丧的心绪又降到谷底。他想:既然“政治”上干不上去,那就再从“经济”上搞吧。
1986年,孙德林办了
停薪留职,到
沈阳火车站东货场开4马力“空空空”拉脚。那时候,蹬“
倒骑驴”的多,开他那种冒烟的玩艺儿自有一种鹤立鸡群的
优越感。不幸的是,在货场拉脚期间,孙德林心理上发生了倾斜。
他家是个
大家庭,
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从小到大住的是低矮破旧的平房,后来住的是“旱楼”。他为此感到忿忿不平,要靠“迅速致富”的方法来个改变,于是迷恋上了赌博。开始是玩扑克,后来用
扑克牌玩
牌九,输赢大时达一二千元之多。再后来,他又发展到拍“
老虎机”,前后输进去二三十万元。汪家仁好嫖,他嗜赌,各有所好。赌博,是使他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大诱因。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东货场的
运输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4马力“空空空”淘汰了,他开上了“维士博”三轮货车。部件坏了,机器旧了,他就把别人同样厂牌的机器、部件偷卸下来,安到自己车上。
最糟糕的是,在东货场,孙德林这只“狼”遇到了汪家礼这只“狈”。他们两个人有同样的“志趣”和“抱负”,长期厮混,惺惺相惜,成为一对密友。这两个人每到在一起便牢骚满腹,
黑话连篇,谋划着改变现状,干点“大事”。干什么“大事”?赌博、诈骗、偷盗他们都干过了。没干的就只有———杀人,抢劫。用孙德林的话说就是:“这时候我们觉得有力量了,成形了,上道了……撕
龙袍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干!”于是,他们
两个共同谋划了本文篇首那次杀司机抢出租车———撞民警———抢枪———杀人劫财的“连环式”犯罪行动,
抚顺出租车司机朱纪奎成为他们踏上“黑道”的祭品。
孙氏家族这个大家庭,有着较强的家庭观念和
凝聚力。孙德林在外面是“老大”,在家里也是老大———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优越地位。孙德林自认是这个家庭中的逆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家庭中的威望,弟弟妹妹们从小就都听他的,他也承担起照顾、庇护他们的责任。如同汪家仁严教儿子,孙德林对弟弟妹妹们管得也很严格,绝不让和他混在一起的人把手伸向他们。
在家里家外一向高傲自负的孙德林,在自己
婚姻问题上却遇到了麻烦。由于家庭纠纷,向来打打杀杀的孙德林把妻子痛打一顿,在一时冲动之下导致了两个人分手。
孙德林看不起汪家仁,从不找“小姐”;他也不赞成汪家礼,没有“铁子”。他依然恋念着被他打跑的妻子。也是巧,他开的饭店与妻子开的饭店仅有投石之距,那个越来越懂事的孩子在他们之间跑来跑去,当起了“
红娘”。妻子那边有什么重活儿,他就过去帮一把。一来二去,感情升温,两人尽释前嫌,破镜重圆。
孙德林本应在抚平了家庭创伤之后安心工作,上敬父辈(其母已逝),下抚手足,爱妻教子,尽享天伦之乐,怎奈他财迷心窍,择选了另一条路———杀人抢劫,无恶不作,
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人类的渣滓,社会的败类。他还把本来不错的三弟孙德松拉进犯罪团伙,成为他的
殉葬品。
孙德林自诩他这个人还是“善良”的,有“恻隐之心”的。他主张在抢劫中尽量不杀人,除非万不得已。为此,他认为可以想一些办法,如尽量搞好化妆,早、晚行动等等。如果不弄个“脸熟”,就可以不杀人,也减少了自己的风险。最“完美”的一次,就是抢劫运钞取款车,把人镇住,不费一弹,不杀一人(他把杀害司机黄长河的事忘了),大功告成。
个人自述
--------请听“3.8”大案
首犯孙德林临刑前的自述--------
我是70届下乡的知青。我这人性格不好,总是不驯服。下乡后在农村一呆就是9年,我是最后一批回城的知青,属于清底回城的。回来工作后,我的单位在线路大修段,这个单位也是我父亲的单位。由于我在下乡期间表现得不好,我父亲不愿意让我去他这个单位上班,怕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为了改变人们对我过去不好的印象,我在我的档案上做了点手脚,那时候各单位的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对知青的档案重视的也不够,我的档案是让我爷爷去农村取回来的,这要是在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可在当时这事就成了。我爷爷将我的档案从农村取回来后,我并没有交给我的单位,我为了重新做人,也为了改变人们对我过去不好的印象,索性将自己的档案一把
火烧了,以为这下子就可以在单位重新夹尾巴做好人了。当时我在工段上也确实干得不错,先后当了工段的班长、段长、副经理,可就在这时候单位派人去农村外调,外调的同志自然发现了我档案上存在的问题,见到这种情形,我不得不办了停薪留职。
停薪留职后就开始想做点什么,开始的时候搞个体贩运。落到当时那个境地也都是自己闹的,其实即使重新做人也用不着自己把档案烧了,只要在单位好好干就是了,毛病就出在这,落到这个地步,我的心态就有点不太平衡,眼见周围的人回城后一天天地发达起来,而我搞贩运觉得这样下去即使发也是有点太慢了,这么着就萌发了一种可怕的“重新设计人生”的想法,重新设计之后我就走了一条极端的路,我认为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最简便的手段把自己没有享受到的、没有得到的东西尽快得到,与其他人的差距尽快赶上。于是就开始了抢劫,开始了杀人,开始了一切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所有活动,我走到今天应该说和我个人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以前我一直就是个非常清白的人,恐怕也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但是正因为我以前有过劣迹,加之个人的性格,这都使我选择了这条极端的路,这是条一去不归的路,我自己走上
法场,实际上是迟早的事,这一点我自己也清楚。
我可以说死有余辜,应该千刀万剐,因为我杀的人太多了,我的双手沾满了多少无辜的人的鲜血,我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个死。现在回想起来,我对不起的人太多了,除了被害人、被害人的家属之外,我也对不起我自己的亲人、孩子、弟弟、妹妹,我的所作所为甚至都有可能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他们还得活下去,而活下去就难免被人指指点点,说东道西,因为他们是杀人犯的家属,现在说什么也弥补不了这个损失。惟独想要和他们讲的是要正确地
对待人生,要吸取我这个教训,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的生活选择有很多种,我这条路希望永远不要有人重新走了。在我的印象当中,生活本身就是苦乐参半的,应该善于苦中求乐吧,过一种比较平实的老百姓的生活,不要追求大起大落的人生。以前我在这方面体验很少,到现在才有很多反思,虽然人活着很难,但是毕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比较现实。现在我才体验到一家人平安地生活,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就是我以生命换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可惜就是太晚了。不过对活着的人也许还有点用,还是那句老话,叫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要像我这样铤而走险,最后自己挖坑自己往里跳。
杀人恶魔也渴望家庭温馨,然而温馨的家庭却被他的罪恶葬送了……
案件审判
本报讯:14日早8时许,沈阳“3.8”
串案的5名残忍杀手,在立案仅11天后,就被
押上了人民的审判台。他 们是孙德林、孙德松、汪家礼、汪家仁、王文绪。10年来,这5名杀手作案40余起,凶残地杀害了21名群众。庄严的法 庭里,回荡着公诉人王新充满凛然正气的声音,沈城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持枪杀人、抢劫系列案件“3.8”串案的案情昭然 天下:
在5名罪犯历时10年之久的犯罪生涯中疯狂作案40余起,使21名无辜百姓惨死在他们的魔爪中,抢劫财物价值
人民币300万余元。其犯罪气焰之嚣张、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综合全案,5名罪犯经有证查实故意杀 人10起,抢劫18起,盗窃2起,故意毁坏财物2起,诈骗1起。在作案中致死21人,致伤4人,抢劫机动车辆11台, 盗窃车辆2台,毁坏车辆2台。抢劫财物202.7万余元,盗窃财物价值1万余元,故意毁坏财物价值5.1万余元,诈骗 财物价值7.2万余元。案发后,
公安机关依法追缴赃款84万元,已返还被害人。检察机关认为,“3.8”大案
犯罪集团 的犯罪特征如下:其犯罪集团的
作案工具主要分三个阶段、三种类型。1987年至1993年初为第一阶段,作案工具主要 以
铁棒、尖刀为主,按罪犯的说法叫“
冷兵器”;1993年至1995年第二阶段增添了4支双筒猎枪,他们称其为“热兵 器”;1995年后为第三阶段,汪家仁、汪家礼又从广西购买了手枪,称之为“强兵器”。
据了解,被害司机大多是农村的,家境困难。如被害人吕庆安,家中三个孩子,生活拮据,好不容易东挪西凑了 点钱,买了一辆“132”车,准备搞出租挣钱,改变一下困境。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到南塔干活仅四天,就遇上了汪家仁 来雇车,从此一去无回。当执法人员询问吕庆安的妻子时,她痛不欲生地哭诉到:“我永远也忘不了1994年3月21日, 在春分那场小雪中,一个戴着口罩、
三角眼的老头雇走了我家的车,那双三角眼到啥时候我也认得出来。为了找到这双三角眼 ,我走遍了沈阳的大街小巷,整整找了5年呐……”
公诉人和5名律师围绕检察机关起诉5犯的
犯罪事实和罪名各抒己见。
孙德林略微沉思说道:“对社会、被害人及其家属和亲属表示深深歉意!”汪家礼什么也没说;汪家仁说:“我 对不起被害人及其家属,更对不起我的老婆、孩子”;孙德松什么也没说;王文绪则强调:“对过去犯的罪表示悔意。”最后 ,除王文绪外的4犯均大言不惭地宣称,惟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抢劫”,其凶残可见一斑。
在休庭间隙,数名被害人家属因即将看到杀害亲人的凶手被依法严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痛哭流涕。尤 其是“3.8”案那天被杀害的沈阳市第一饲料厂
保卫干部韩国玺之妻更是痛哭得几乎
昏厥过去,她用异常颤抖的声音不断念 叨着:“老韩,你在九泉之下就安息吧……”闻者无不落泪。
也许深知自己罪重难逃,重新被带上法庭的5名罪犯神情倒平静,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17时40分,审判长 庄严宣判,判处5名被告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