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孙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人文学系文学硕士、
教育管理系哲学博士。
美国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系哲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0年10月起: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
曾先后在陕西延长县张家滩中学任英语教师,在陕西省汽车贸易公司任翻译,在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1986、1991-1992、1996-1997、1998-1999年度荣获优秀教师暨先进工作者奖)。
现兼任教育部境外优秀教育资源鉴定及质量保证体系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教育部高
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讲授课程: “当代英文散文选读”“莎士比亚研究”“英美小说研究”“世界文学”。
出版图书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比较文学。
主要贡献
1993年发表专著《中美两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8年获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7年发表英文专著Myth and Reality in the Rural and Urban Worlds: A Survey of the Literary Landscape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Regional Literatures(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01年获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9年发表《世界诗学百科全书》(第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发表译著《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七卷(主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1999年发表《论庞德的史诗与儒家经典》,载于《外国文学评论》第2期。
2001年发表《美国文学对地域之情的关注》,载于《外国文学评论》第4期。
2003年发表“Pound’s Quest for Confucian Ideals: The Chinese History Cantos”,载于Ezra Pound and China(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出版)。
2005年发表《〈我的安东尼亚〉中的生态境界》,载于《外国文学评论》第1期。
2006年发表《“石墙酒吧造反”前后同性恋文学在美国的演变》,载于《外国文学研究》第2期。
2006年发表《解读鲁滨逊的书信体“创世纪”》,载于《世界文学》年第4期。
2007年发表《从美国性到多重性:凯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载于《外国文学评论》第2期。
1991-1993年主持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科研项目;1996-1997年主持陕西省教委科研项目。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凯瑟研究的历史沿革与批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