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民,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筑学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5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得工学学士
1988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1991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1997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学院城市与区域特别研究班(SPURS)作高级访问学者,美国SASAKI公司设计师
社会兼职
广州市人民政府咨询顾问;广州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教育教学
1、人居环境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2学时, 2届(2008—2010),180人;
2、专题建筑设计,17周,5届
2006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公共建筑专题设计(教育建筑)8人;
2007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2008年 公共建筑专题设计(教育建筑)8人;
2009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滨水地区)8人;
2010年 建筑设计专题设计(体育建筑)8人;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学术成果
体育建筑研究: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体育建筑博士,体育建筑研究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体育建筑研究和参与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工程方面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地位。1986年参与北京亚运会朝阳和石景山体育馆工程设计,作为全国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多项大型体育设施的评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1998年参加广州体育馆和体育场国际投标的技术委员会工作。1999-2001广东奥林匹克8万座主体育场(第九届全运会场馆)国际合作设计总负责人之一。2000年,中山市体育馆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001年主持设计的九运会广东汕尾国际海上运动基地总体规划获得“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二等奖”,2003年任国际合作的“佛山市体育中心”设计总负责人之一。2004年主持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两项工程在国际招标中第一名优胜入围;主持设计的武汉体育中心在全国招标中被评为2名优秀入围方案之一。2005年,负责主持的
广州大学城华工体育馆在全国招标中第一名中标实施。2005年,负责主持的吴江市体育馆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005年起,负责主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两项工程设计实施。2006年主持完成国内首个大型CBA篮球专业球馆的可行性研究。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设计研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留学期间专修“城市设计”,回国后继续展开,已指导2名本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中注意以政府委托项目和实践为依托,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的决策研究与咨询,先后主持了重庆、武汉、兰州、成都、广州、徐州市的多项城市设计工作。
教研课题
1、构建开放式的建筑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广东省教改项目,2008—2011;
2、设计实践系列课程,校级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8-2010;
3、“建筑设计系列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第二主持人, 教育部, 2008;
4、“建筑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第三主持人,教育部, 2008。
科研课题
1、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教育部2008年度创新团队,300万,2008-2010,排名第三;
2、可持续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项目负责人;
3、基于公共安全的
大型公共建筑发展策略,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自主课题,2008-2009,项目负责人;
4、亚运会场馆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广东省社科项目,2007-2007,项目负责人;
5、广东省体育馆安全标准,广东省标准编制项目,2008-2010,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
岭南建筑与岭南精神,新建筑,唯一作者,2008年05期;
关于构建 “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理性思考,中国建筑教育,第一作者是,2009第2期;
基于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教育与实践,城市设计-晴朗的天空,唯一作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建筑观念培养——关于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思考,新建筑,第二作者,2003年04期;
以城市设计思想为主导之建筑观念的培养,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一作者,2003年02期;
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设计教育,建筑学报,唯一作者,1999年第5期;
对我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反思,新建筑,唯一作者,1999年05期。
重大体育赛事与新城建设发展,建筑学报,第一作者,2009年02期;
体育场馆适应性研究,建筑学报,唯一作者,2008年01期;
体育建筑--期待科学理性的回归,城市建筑,唯一作者.2008年11期;
回归基本点:体育建筑设计的理性原则,建筑学报,唯一作者,2007年12期;
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城市规划,第一作者,2006年11期。
主编教材
1、奥运建筑--从古希腊文明到现代东方神韵,梅季魁、孙一民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获奖荣誉
“基于城市整体观念培养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
“岭南建筑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奖励计划,2002;
“改革开放30年华南理工大学百名杰出教工”奖,2008。
获“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2009;
“北京奥运摔跤馆”,奥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绿色设计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中国建筑创作大奖,教育部一等奖,排名第二,2009;
“北京奥运羽毛球与艺术体操馆”,奥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科技创新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科技创新奖,广东省一等奖,2009;
“佛山世纪莲体育公园”2009年国际优秀体育建筑银奖,排名第二,2009;
“广州城市中轴线北段城市设计”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
2001年获美国建筑学会(AIA) 波士顿分会(BSA)“可持续规划优秀奖”。2003年主持国际合作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中标实施深化,2005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4年主持国际合作佛山市新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中标实施深化;2005获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