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痔疮
病症名
孕期痔疮是指孕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孕妇是痔疮的高发人群,它的发生与妊娠期间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多以及子宫增大、腹压升高压迫盆腔,使痣静脉受到压迫回流不畅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严重者伴有肛门坠胀感、贫血等。通过临床表现、视诊、指检、肛门镜检查等方法即可明确诊断。孕期痔疮一般以保守治疗主,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孕期痔疮发生率高,宜加强重视以预防为主。
病因
1.妊娠期间孕妇久坐不动,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腔内脏器充血,引起痣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
2.孕妇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成团的粪块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
3.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日渐增大、对下腔静脉形成压力,使盆腔内的血液回流受阻碍,肛周静脉丛的血液淤滞。
4.在妊娠期间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可使骨盆血管直肠血管扩张。
5.分娩时腹压增大可造成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甚至引起痔静脉的破损导致血栓性外痔以及炎症性外痔。
6.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使便意感变得迟钝,常常数日无大便,加上卧床较久,排便无力,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久变得高度硬结。
临床表现
1.内痔表现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出血,或伴痔核脱出。一般无疼痛感觉,重者可有肛门坠胀,瘙痒,如痔核脱出嵌顿,可致肿痛,糜烂,坏死,甚至化脓,继发肛瘘等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出血量多者可继发贫血,大便困难,小便不易排空等症状。
2.外痔表现
可有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及肛门皮下肿胀、肛缘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等表现。
检查
1.视诊
外痔可看到肛缘的痔隆起或皮赘。
2.指诊
单纯内痔,不易摸到,较大内痔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形皱褶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内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形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
3.辅助检查
(1)肛门镜检查是诊断痔的主要方法。可看清内痔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原发内痔一般居右前、右后和左中,继发内痔的位置常有变异。
(2)吸引器检查对中晚期的痔脱出的患者,可用吸引器将痔体吸引于肛门外观察。也可嘱患者排便后不要复位进行观察。
诊断
痔疮首先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内痔的诊断
Ⅰ期:无症状,仅于便时带血,肛门镜检查齿状线上方可见黏膜呈结节状突起。
Ⅱ期:排便时间歇性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便时脱出,便后自行还纳。
Ⅲ期:排便时内痔脱出,不能还纳。
2.外痔的诊断
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后,皱襞突起,呈红、肿、热、痛的炎性表现。
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内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引起肛缘皮肤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赘者,亦称赘皮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时,肛门皮下肿胀,可见曲张的静脉团,不能立即消散者。
3.混合痔的诊断
由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的直肠(痔内静脉丛)和肛门(痔外静脉丛)静脉丛扩张、屈曲、相互吻合,括约肌问沟消失,使上下形成一整体者。
预防
1.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应多吃含粗纤维的食品;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和调味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最好喝些淡盐水或蜂蜜水这些都有利于软化和润滑大便,防止大便秘结发生。
2.养成好的大便习惯
大便时间要相对固定,且大便习惯一旦形成后不要轻易改变,到大便的时间,即使无便意也要坚持如厕引发肠道大便反射,坚持一个星期就能形成习惯;每次蹲厕所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不要在厕所里读书和看报;假如大便干燥,大便困难时可以用些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麻仁润肠丸果导片等。
3.合理体力活动和肛门保健
防止久坐不动,提倡合理的户外活动,如静步走、做操及打太极拳等;每日早晚可做两次缩肛运动,每次30~40次;每晚睡前大便后,清洗肛门热毛巾按压肛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各按摩肛门15次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治疗
对于孕期痔疮的处理要根据患者不同孕期、不同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总的来说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妊娠期一般主张先行保守治疗。对无症状者可不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如下:
1.不吃辛辣有刺激的食品,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食品等。
2.熏洗坐浴:可用大黄、黄柏、黄岑、苦参或艾叶、花椒、槐角或槐花、马齿苋、无花果、侧柏叶煎水,每日便后或早晚两次,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排便坐浴后可用痔疮宁栓等药物。
3.减少长期站立或坐的时间,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4.孕妇还可做一些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的运动:自行收缩肛门1分钟,放松后再收缩,连续3次,每日3~7次。
对于症状重、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者,患者痛苦难以忍受者,建议及时终止妊娠及手术治疗。若在妊娠期进行手术,选择在妊中娠会更为安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11:53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