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徽省怀宁县、潜山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孔雀东南飞传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潜山县(今潜山市)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孔雀东南飞传说的形成过程,可追溯到东汉建安年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娶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兰芝为焦母所不容,被迫遣回娘家。焦、刘两人分手时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兰芝回娘家后,其兄逼其改嫁,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身亡,仲卿闻讯后也自缢于庭树。焦、刘殉情一事,震动了庐江郡,“家家户户说焦、刘”,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的人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还会把它描绘得很形象很生动,听者无不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地人去外地访亲问友时会讲述这个故事,外地亲友和商家来潜山,人们也会把焦、刘的爱情故事讲给他们听,一传十、十传百,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便讯速流传开来。焦、刘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地一文人同情其不幸,感叹其哀烈,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灵感亦随之而来,便按照其哀切动人的故事情节,用民歌体写成了一首长诗。于是300余年后,在群众集体创作的基础上,诞生了《孔雀东南飞》。南朝徐陵将该诗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题收入他所编的《玉台新咏》,从此进入文坛成为定本,这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堪称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焦仲卿、刘兰芝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6年,孔雀东南飞传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孔雀东南飞传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化特征
《孔雀东南飞》诗前小序记载了传说故事的梗概,其人其事其时,真实可考。焦仲卿是潜山焦家畈人,刘兰芝是怀宁刘家山人,两家仅一河之隔。潜山与怀宁在西汉至西晋时均隶属于庐江郡皖县。孔雀东南飞传说记述的是一个有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和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具有真实性。
孔雀东南飞传说具有黏附性特征,孔雀东南飞传说也表现出对地方事物和名胜古迹的依附,在潜山焦家畈大渡口、相公桥、焦家庄园等遗迹遗存均依稀可见。历代流传的传说,当代在方言里也仍见端倪,比如将刁难媳妇的婆婆喊作“焦八叉”,将受折磨的媳妇叫作“苦芝子”,将懦弱无能的老好人称为“糯米官人”,将趋炎附势的人称为“刘大”,将能干要强的小姑娘称为“能小姑”等。
孔雀东南飞传说起源早,版本多,流传广,且衍生了“乞巧节”、“娘娘会”等民俗节日,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内涵丰富的孔雀东南飞传说对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积淀渗透到当代的和谐社会,具有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传承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的急剧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快速的向工业社会转型。随着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以口头传讲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非常态的消亡。一些著名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甚至一些留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作品,也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失去了流传的基础和条件,逐渐退出了口传的领域。孔雀东南飞传说也是如此。社会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审美理想等的孔雀东南飞传说,与当代的年轻人观念有了较大隔阂,不少年轻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传承人物
李智海,男,汉族,孔雀东南飞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孔雀东南飞传说”保护单位潜山市文化馆、怀宁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影片拍摄
201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摄制组一行8人来到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潜山县(今潜山市)拍摄专题片,在焦家畈、刘家山、皖城、孔雀东南飞影视城取景拍摄,采访孔雀东南飞传说传承人、老艺人、发生地农民、非遗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对潜山县保护与传承这一民间文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后世纪念
潜山市建有花岗岩的《孔雀东南飞》诗碑,系诗人臧克家题字;在潜阳广场建立有《孔雀东南飞》雕塑。2007年,怀宁县小市镇建成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再现汉代人文风貌,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安徽省青年最喜爱的A级旅游景区。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6 20:3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