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孔子及其家族后裔
子思、
子高、子上、子顺、子鱼等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旧题鲁国
孔鲋撰。历来被认为是从家族角度理解孔子及其后人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孔丛子》,旧题陈胜博士孔鲋撰。现存的版本有七卷和三卷两种系统,篇数皆为23篇,两种传本除分卷不同外,并无太大的差异。其中,1至21篇,是《孔丛子》,内容由孔子(1至4篇)、子思(5至10篇)、子高(12至14篇)、子顺(15至17篇)、子鱼(18至21篇)五位孔氏人物的言行记录,加上属训诂材料的第11篇〈小尔雅〉所构成。第22、23篇为〈连丛子〉上下,上篇记载了孔臧的赋与书信、子丰的言谈事迹及相关世系,下篇则为孔季彦的言谈记录。
《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等,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传世本由《孔丛子》、《连丛子》、《
小尔雅》三部分组成,共23篇。《孔丛子》部分21篇,其中有《小尔雅(第十一)》1篇。《连丛子》部分2篇。由于分卷不同,形成了两个版本:一个是见之于《四库全书》的3卷本,一个是为《
四部丛刊》所收的7卷本。3卷本和7卷本大同小异,应该是来源于同一个祖本。
子张问日:“圣人受命,必受诸天①。而《书》云‘受终于
文祖②,何也?’”孔子曰:“
受命于天者,汤武是也。受命于人者,舜禹是也。夫不读《诗》、《书》、《易》、《春秋》③,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也④。”
注释:①诸:“之于”合音。②语出《
尚书·舜典》。终:指
尧帝终结帝位。文祖:指祖庙。《尚书·舜典》孔传:“文祖者,尧文德之祖庙。”③夫:助词,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④别:辨别。伐:征伐。
译文:子张问道:“(君主里面的)圣人秉受天命,一定受之于天。但是《尚书》却说‘舜在尧帝的太庙里接受了尧帝
禅位’,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
受命于天的君主,有商汤、
周武王。受命于圣人的君主,有舜帝、夏禹。不读《诗》、《书》、《易》、《春秋》,就不能体会圣人之心,也没有办法分辨尧舜禅让与商汤、周武王攻伐桀、纣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