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庚(?—前552年),芈姓,熊氏,名午,字子庚。
楚庄王之子,
楚共王之弟。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初为楚国司马,主管楚国军事,率楚军大败吴军。前558年为令尹。后郑国子孔欲借楚国兵力铲除异己。他鉴于诸侯向晋,楚国难于与晋争雄而未答应出兵。后在楚康王催促下,率楚军深入郑境。适逢大雨,楚军大多冻伤,遭惨败。前552年病死。
楚康王五年冬,郑国子孔欲借
楚国兵力铲除异己。他鉴于诸侯向晋,
楚国难于与晋争雄而未答应出兵。后在
楚康王催促下,率楚军深入郑境。后适逢大雨,楚军大多冻伤,大军遭到惨败。
王子午鼎是以鼎主人而命名。“鼎是礼器之首,只要刻了名字的鼎,一般不会送人,且会随着主人下葬。”赵世纲说,淅川2号墓出土的列鼎内均有铭文,“王子午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正是这段铭文不仅解开了鼎的主人之谜,而且印证了《左传》中被多次提及的
春秋五霸之一,并“问鼎中原”的
楚庄王的儿子午确有其人。
王子午曾立下战功,楚康王二年(前558年),子庚接替子囊为
令尹。前555年,郑国大夫子孔为了独揽大权,想叛晋附楚,欲引楚军入郑助他铲除异己,便密使人告诉子庚,但子庚没有应允。楚王听说此事,派人去对子庚说:“我即位五年了,却从未对外用过兵,人们一定以为我耽于享乐,而忘了先君的事业。你帮我想想,这该怎么办呢?”子庚叹息道:“这是君王在说我贪图安逸呢,其实我是为国家好啊!”于是请使者告诉楚王说:“现在诸侯们都与晋国交好,我先去试一下。如果行,您再率军出来;不行,我收兵回朝,君王也不丢面子。”这年冬十月,子庚率师分三路伐郑。因郑人加强了守备,子孔也不敢会见楚人,子庚见无机可乘,只在城下住了两晚便打道回府。走到半路又遇上大雨,楚军士兵多被冻病,因此损兵大半。其他两支部队也都无功而返。
子庚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一个能审时度势、头脑相当清醒的人,也难怪他在这篇铭文中说自己有德于民,有功于国,所以受人敬重,同时还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以此为准则。铭文中还说这件鼎是用来祭奠先王和盟祀用的,可见这是生前所铸,因此它是宰相的传家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