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主韧带:子宫主韧带系维持子宫位置的韧带之一。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由盆筋膜集成的,内含平滑肌。起自子
宫颈上部的两侧,向后方附于盆壁上,它可防止子宫向侧方移位,是固定子宫颈的主要韧带。
解剖结构:
1、子宫主韧带:
子宫主韧带解剖名。子宫固定装置之一。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构成,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下部两层之间,自子宫颈两侧连至盆腔侧壁,其主要作用为固定子宫颈,防止子宫向下脱垂。
2、子宫圆韧带:
子宫圆韧带乃一圆形条索,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全长约12~14厘米,起于子宫侧缘上部,输卵管附着部稍下方。初向前外方,跨过膀胱血管、闭孔血管和神经、脐动脉索以及髂外血管等上方,经腹股沟管腹环,绕过腹壁下动脉起始部,入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止于大阴唇及阴阜的皮下组织中。
宫圆韧带是子宫韧带之一。为一对长条状圆索,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于子宫外侧缘,输卵管子宫口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层覆盖下,走向前外侧,经过腹股沟管,终止于阴阜及大阴唇上部之中。为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
子宫圆韧带系维持子宫位置的韧带之一。子宫圆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起自子宫体的外上角,在阔韧带两层间循骨盆壁侧前行,经腹内环入腹股沟管,再出皮下环,分成多数纤维束,止于阴阜和大阴唇。主要功能为维持子宫前倾。
3、子宫阔韧带:
子宫韧带之一。在子宫的两侧,呈额状位,分前后两层,其内侧缘附于子宫,并移行为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外侧缘连于小骨盆侧壁,移行为盆壁的腹膜;下缘附于盆底;上缘游离,其内包有输卵管。阔韧带前层覆盖子宫圆韧带,后层包被卵巢,两层之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可限制子宫向侧方移位。
为由子宫侧缘向外侧展延到达骨盆侧壁的双层腹膜皱襞,近似四方形上缘游离,内含输卵管;外侧缘附着于骨盆;下缘附着于盆底。除构成输卵管(输卵管与卵巢系膜之间的腹膜皱襞)系膜及卵巢系膜(卵巢与阔韧带之间的腹膜皱襞)外,其余大部分,则称子宫系膜,内有含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名子宫旁组织,于子宫颈周围尤为发达。此组织向下连于阴道旁组织,前接膀胱旁组织,后达直肠旁组织。在子宫颈与体两侧的子宫旁组织内有丰富的静脉丛。
子宫韧带的形态学结构及其构成:
子宫韧带指子宫两侧伸展的阔韧带、圆韧带和子宫骶韧带。具有固定子宫的作用。阔韧带系自子宫两侧缘伸展至骨盆壁的两个翼状结构。二者将盆腔分为前、后两个间隔。每条阔韧带是一个包围各种结构的腹膜褶,有上、侧、下、中四缘,上缘内侧2/3形成输卵管系膜,附于输卵管;上缘外侧1/3从输卵管伞状端伸展至骨盆壁,形成卵巢悬韧带,卵巢动脉由此穿过,输卵管下的阔韧带部分即为输卵管系膜,由两层腹膜所组成,其间为一些松弛的结缔组织,其中有时可见卵巢冠,卵巢冠相当于男性附睾的头,阔韧带底部很厚,与骨盆底的结缔组织相连,子宫血管由此经过;子宫阔韧带的最厚部分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由结缔组织所构成,与阴道上部的宫颈和子宫侧缘牢固联合,此部分包含着子宫血管和输尿管下段。子宫下段阔韧带的直切面呈三角形,子宫血管处于它阔大的基线之上,它与宫颈附近的结缔组织广泛连续,即为子宫旁组织。
阔韧带上部的直切面显示分为三支,分别围绕输卵管、子宫-卵巢韧带和圆韧带。圆韧带从子宫的前部和侧部的两旁伸至输卵管附着处之下,每一条圆韧带处于腹膜的一褶之中与阔韧带相连,并向上、向外伸过腹股沟,终止于大阴唇的上部之中;非妊娠期圆韧带的直径为3~5mm,由直接与子宫相连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组成,相当于睾丸引带。子宫骶韧带从宫颈的后部和上部伸展、环绕直肠,然后附着于第二和第三骶椎上筋膜之中,由结缔组织和肌肉所组成,并被腹膜所覆盖,构成直肠子宫陷凹的侧界,并对宫颈施加牵引力,以协助子宫保持在正常位置。又,部分学者将子宫主韧带亦划归子宫固定装置之内。
与子宫相关的疾病: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约1/5有大小不等的肌瘤。其发生可能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子宫肌瘤可生长于子宫的任何部位,肌瘤全部位于子宫肌层时,称为肌壁间肌瘤;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肌瘤表面仅一层浆膜覆盖时,称为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突出,表面由子宫内膜覆盖,称粘膜下肌瘤。
子宫出血是肌层内肌瘤和粘膜下肌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及经期延长,这是由于出血面积增大或妨碍子宫收缩引起。长期出血常导致贫血。腹部包块是子宫肌瘤的另一主要表现,尤其见于浆膜下肌瘤。常于身体普查或患者无意中摸到。肌瘤增大压迫膀胱、直肠时,可引起尿频、排尿不畅或排便困难。当肌瘤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时妨碍排卵和受精卵着床而造成不育。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可引起剧烈腹痛。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子宫肌瘤生长缓慢,恶变的机会很少,且绝经后有自然萎缩的可能,因此肌瘤不大、症状不重者可定期观察。凡肌瘤超过妊娠12周大小,或月经过多引起贫血,或出现尿潴留等压迫症状,应手术治疗。对单个或少数、个体不大的肌瘤,如患者希望生育可行肌瘤剔除术;年龄较大、不需生育者则行子宫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1、概述:
由子宫内膜上皮发生的癌变称为子宫内膜癌,又称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多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较子宫颈癌平均晚发10年,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以60岁最多见。近年来,因妇女平均寿命延长、防癌普查的开展、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雌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另一方面,因宫颈疾病及时治疗,宫颈癌发病率下降,在有些国家,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的比例已从过去的5~10:1变为1:1或3:2。国内亦有此趋势。
2、病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虽不明确,但与长期大量雌激素的刺激有关。在临床上,因绝经后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而发生子宫内膜癌者屡有报道。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易并发子宫内膜癌。
直接蔓延途径:经宫颈浸润至阴道,或经肌层浸润至子宫浆膜层而蔓延至输卵管、卵巢,并可广泛种植在腹膜、子宫直肠陷凹、大网膜及附近的肠曲上,血行转移可至肝、肺、骨等部位。[1]
手术治疗:对Ⅰ期患者一般作全子宫切除,但因子宫内膜癌易转移至卵巢及输卵管,故两侧附件均应同时切除。又因复发癌易发生于阴道顶端,手术时应切除阴道顶端1~2cm。如为Ⅱ期,宫颈管已累及,则按子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作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手术放射综合治疗则可分术前放射及术后放射两种。一般均用术前放射,其优点为①放射线使癌细胞变性及淋巴管周围组织瘢痕化,减少术中阴道及宫旁转移的发生。②使肿瘤灶缩小,便于手术。③减少感染机会。对Ⅰb期以上患者的术前放射,一般用腔内照射,镭或137Cs等治疗。腔内照射可与病灶紧贴对局部及宫旁发挥较大作用,剂量为3000~5000mgh。体外照射可用60Co照射或直线加速器,近来由于体外照射效能提高,能代替腔内照射,术前用3000rad,术后需要时可补至总量5000~6000rad。手术时间的选择,以放疗后6周为宜,此时急性放射性反应已消失,组织不再充血,肿瘤亦已缩小,手术易于进行。放疗后淋巴管封闭,肿瘤表面癌细胞活性丧失,因此发生转移、种植的可能大为减少。术后应根据切除的子宫有无颈管蔓延或肌层深部浸润,或是否为未分化癌而决定是否需追加辅助性放疗。近年来有人主张在切除子宫、两侧附件及部分阴道后,在阴道顶端置镭以防止阴道复发。此亦为术后放疗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