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娘”有娘子,即年轻女性之意,并非只是作为母亲的指代词。现今社会,形容一个人很“娘”,则是指男生阴柔,有女孩子气。“炮”在这里是一个隐喻词,是指男性阳具(生殖器)。因此,“娘炮”一词,可直观理解为:原本有“大炮”的男性,却是一个女里女气的样子。
中国上世纪80年代就曾出现过一批外表俊朗、具有阴柔美的男演员,被戏称“奶油小生”,当时主流媒体对“奶油小生”的鞭挞要远胜于对今日的“娘炮”的批评。“娘炮明星”与“奶油小生”不同之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亚文化的盛行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男子阳刚、女子阴柔,在中国多数人心中依然认同男性是一个肩负国家重任的硬汉形象,家长的教育也是一如既往地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男生不能浓妆艳抹,否则就是“娘”。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青年人喜爱的亚文化登堂入室,甚至成为资本、市场争相追逐的目标。 “娘炮”明星背后青年亚文化崛起后与主流文化的割裂以及代际之间社会价值观的分歧是其遭受抨击的原因之一。然而,那些虚化的、夸张式的“娘炮”形象不仅强化了“娘炮”在受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也造成了公众对于相貌姣美明星的“标签化”,而“标签化”效应则对于不同个体、不同性别的行为和特质的表达具有消极作用。
有关“娘炮”现象的争论,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文化中,勇敢、果断、理性、冒险、自信、有担当等一般都被归于男性特征,而温柔、细心、依赖等则很容易被归于女性特征,社会以此为准则要求每个人以此为准则衡量自己和他人。这些特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同伴、朋辈、社会等渠道得以强化和传递。此外,在对性别特质的传统认知中,男性特质被认为是具有优势,且应当予以褒奖的。所以,具有男性特质的女人往往被认为是英气豪爽,但如果男人像女人,就是劣势了。
男女的确存在着先天生理上的性别差异,比如男性与女性的第二性征、第一性征都客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化妆、穿衣、打扮、言行举止、性格爱好等这些行为本身是属于性别的建构内容,并非具有天生不同,也并非一成不变。看待“娘炮”现象,区分哪些是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哪些属于社会附加的是很重要的。
有观点认为“娘炮”一词不尊重女性,具有浓厚的歧视色彩,是文化毒瘤。2017年7月,《
中国妇女报》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娘炮”赫然在列。也有观点认为“娘炮”一词也不尊重男性,否认了男性的多样性。该词是性别刻板印象的映射,不仅否定了男性特质的多样性,同时也贬低了女性气质和阴柔美,不符合社会审美多元化的大势所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气质,不应该因为不符合传统性别规范而遭到攻击。那种基于性别特征进行的价值判断,将男性特质等同于外表外貌,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精致细腻也好,大而化之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具备有容乃大的格局,而关注男性特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
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将“娘炮”称为“畸形审美”。社会主流观点对“娘炮”的抨击主要集中在娱乐圈,观点认为应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反对资本裹挟下的单一审美,但也表示应该尊重普罗大众中小众的阴柔气质。
在“娘炮”烦扰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关于儿童幼年时期对性别意识建立的问题。性别研究专家认为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从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是培养阳刚男孩的第一步。在当下社会,父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离家外出打拼赚钱养家,而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只能把孩子留给姥姥、奶奶,或是着妈妈、女保姆,而爸爸、爷爷、姥爷的男性只不过是孩子偶尔的玩伴而已,因此孩子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逐渐趋向“女性化”。父母们要从小让男孩了解健康男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男生和女生的爱好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男女生之间尊重与合作等。这些并不需要父母专门指出,而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赞许孩子和他性别相匹配的行为,并在和孩子的相处沟通中,主动起到性别角色示范作用,这会助于孩子养成适合自己性格和特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