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理论的提出基于其创始人刘锋发现的三个基石:发现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现象、确认
互联网知识价值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人类大脑的联网而非仅仅是机器的联网。2005年7月第一次被提出。
2005年7月威客(witkey)理论第一次被刘锋提出时,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发现了互联网发展历史上
电子公告牌(BBS)功能分离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互联网电子公告牌出现以来,其功能不断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互联网应用,它们分别是:
(3)
博客类网站,起源于在
电子公告牌中发布个人感想和可共享专业知识的功能。电子公告牌以时间为顺序聚合这些信息,博客以用户为单位聚合这些信息。
(6)维基类网站,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的信息内容修改功能,通常电子公告牌的信息只有其发布者和网站管理员有修改权,维基类网站放开信息内容的修改权,让每个访问者都可以进行修改。
(7)
SNS类网站,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用户的注册信息汇聚功能。通过聚合注册用户的的个人资料如联系方式、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兴趣爱好等,让有相同爱好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找到对方。
(8)换客类网站,起源于在电子公告牌中用户相互交换物品和服务的功能,换客类网站的运营不需要
第三方支付手段的介入。
(9)
搜索引擎,起源于电子公告牌的数据和信息索引功能,20世纪90年代WEB技术的发明,使能够聚合众多电子公告牌数据和信息的索引技术最终发展为搜索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