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蛙别名是饰纹姬蛙,是两栖纲姬蛙科的两栖动物。姬蛙体型小,头长宽几相等,吻长而尖圆,吻棱不显;鼻孔近吻端,颊区斜达颌缘;松果体不显;眼小;鼓膜不显,颠禮明显,无梨骨齿;舌卵圆无缺刻。前肢细弱;指端圆;皮肤较光滑,背部有分散的小疣粒;由眼后方至腾部前方,有斜长排列的大长疣;生活时背面为灰棕色或土灰色,有对称的深棕色斜花纹,头及体两侧沿吻棱、眼后方及腾部有若断若续的黑色线纹,其下方有深色小斑点;背面界于深棕色斜纹之间另有若干与其平行斜置的细浅色线纹;四肢背面有横纹;腹面一般为白色,无斑纹。雄性喉部黑色,有单下外声囊;雄性线显著。
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体型小,长4 cm以下。头小。舌呈卵圆形,后端无缺刻。无上颌齿及犁骨齿。前肢细弱,后肢较粗壮;指(趾)末端膨大或不膨大。前乌喙骨、锁骨、肩胸骨均消失。皮肤较光滑,或有分散的小疣粒。卵产于静水中。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中国常见的如
饰纹姬蛙(M.or-nata),体长2 cm余。背面灰棕色,有对称的斜深棕色花纹,四肢背面有斜横纹,腹面白色。鼓膜不显,雄性具单个咽下外声囊。生活于水田、土穴、草丛间。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
姬蛙科有65属超过300种,其属的数量是
两栖动物中最多的。姬蛙科在世界大多数温热带地区都能见到,其中在某些地区,如
马达加斯加和
新几内亚成为当地的主要蛙种,包括了当地将近半数的
无尾目成员,但是在其它分布区姬蛙科均不是主要的蛙类。姬蛙科多是小型蛙类,最小的身长不到1.5厘米,但是也有少数身长科达到8~9厘米。很多姬蛙生活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如非洲的短头蛙,短头蛙平时很难见到,只在短暂的降雨期开始活跃。姬蛙在热带森林的落叶中生活,也有一些为树栖成员,树栖成员在马达加斯加和新几内亚尤为常见。也有些很多姬蛙在植物上产卵,其中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全部一百余种姬蛙都没有
蝌蚪阶段而直接孵化出小蛙。
姬蛙栖息于水田、园圃和水坑附近的泥窝、土穴、隙缝或草丛中。常吞食
白蚁、蚁和
鞘翅目小昆虫,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雄蛙有单咽下
外声囊,鸣叫时膨胀呈泡状,鸣声“嘎—嘎—嘎—”,音低沉。5~8月产卵。卵径约1毫米。卵群成单层小片,浮于水面。发育迅速,水温25~28℃时,24小时即可孵出,20~30天完成变态,9个月左右
性成熟。
蝌蚪体大尾弱,
尾鳍发达,末端多呈细丝状,常在静水域的表层集群游泳,吞食浮游生物。蝌蚪的眼位于两侧端;口位于吻端,下唇呈匙状,无唇齿和角质颌。出水孔位于腹面中部,属于无角齿腹孔型(仅见于
姬蛙科)。生活于缓流溪如
小弧斑姬蛙的蝌蚪口部呈翻领状,尾较长,尾肌较发达。
饰纹姬蛙发出的求偶鸣声具有单一谐波鸣声结构、多脉冲(7、9~16)及纺锤形振幅等特征; 所有鸣声主频率范围为1.22~4.09 kHz (n=233), 且由不同脉冲数组成的鸣声主频率平均值几近相等; 叫声时程随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大, 脉冲时程在不同脉冲数鸣声中的大小几近相等, 但最后一个脉冲的时程大小≤其他脉冲; 脉冲间隔与叫声时程则刚好相反, 即叫声时程越短, 脉冲间隔就越大。在7 个脉冲的鸣声中, 其脉冲间隔最大, 脉冲率最小;而在16 个脉冲的鸣声中, 脉冲间隔则最小, 脉冲率最大。除7 个脉冲和16 个脉冲鸣声的脉冲率分别与其他鸣声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外, 随着叫声时程和脉冲数的增加, 脉冲率也出现相应变化。在声强方面, 除16 个脉冲鸣声与其余所有的脉冲鸣声出现显著性差异以外, 其他脉冲鸣声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丽水种群与其他5 个地理种群(杭州、宣城、Karnoor、Bajipe 和Padil)的鸣声特征比较显示饰纹姬蛙在不同地理种群的鸣声结构相似, 而鸣声主频率、叫声时程、脉冲时程及脉冲率等在6 个地理种群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了解不同物种的声信号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动物通讯行为及其进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