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发生在姜的病害,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茎。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积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姜瘟病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学名:Pseucl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属细菌。病菌
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1~3根鞭毛。在
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至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表面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利用多种糖产生酸,不能液化明胶,能使硝酸盐还原。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为4~40℃;最适发病环境5厘米土温为25~28℃,土壤含水量20~30%以上;全生育期和贮藏期均能感病。发病潜育期5~10天。
姜瘟病主要危害根和地下茎。根茎部染病,一般发生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邻近根部,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病部呈淡褐色,表皮逐渐失去光泽,后根茎内部组织变褐色,后期软化腐烂,仅剩表皮,表皮内可溢出灰白色黏液,具恶臭气味。植株地上部分由于根茎部内部组织开始坏死,造成叶片呈调萎状,叶泽暗淡,叶缘褪绿卷曲,叶片易脱落,直至全株枯死。
病原细菌在带病姜种内及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种植带病种姜是主要的初侵染源,也是病菌向新姜区远距离扩散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种姜发病,借雨水、灌溉水等传播,从植株根茎部和子姜的自然裂口或机械伤口侵入,经潜育发病后扩大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
在中国上海及苏浙地区,姜瘟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6~9月。年度间梅雨期间多雨或夏秋多雨的年份发病重;旬雨量达到80~100毫米以上、土温25℃以上,雨后一周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田块间连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姜筛选不严、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偏氮施肥、大水漫灌的田块发病重。品种上姜块小的品种抗病性强,姜块大的品种易发病。
种窖在贮姜前喷洒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80倍液消毒灭菌。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浇灌,每隔7~10天浇1次,连续浇2~3次;每穴浇根药液300~500克。防治时应注意多种不同类型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