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男,汉族,1971年4月生,
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
本科、硕士均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6 年-2008 年受聘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UNDP/GEF)项目“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果协调员(兼职),2008 年-2009 年,在美国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做高访学者。
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与参与编写湿地专著7部。联合申请专利21项,其中授权12项。获科技成果奖4项,分别在2013年(排名第七)和2016年(排名第一)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2015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各一项。撰写6份有关湿地保护及管理的咨询报告,为国家、中国科协及吉林省政府采纳并推进实施。
近5年,主持承担湿地项目课题20 余项,具体包括承担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2013FY111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课题共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兴凯湖湿地系统铁盐与浮游植物生产力时空耦合及其上行效应研究(41271106)”、 “湿地铁通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氮磷营养盐耦合过程研究(40801049)”、“不同水文地貌条件下湿地土壤铁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环境指征(40501030)” 、三江平原湿地系统双向演替下的结构、功能变化与生态效应(40830535);承担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课题两项: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恢复目标与对策(2011-2013,KZCX2-EW-319)、湿地滤过净化生态功能观测与模拟模型(2007-2009,KZCX2-YW-425-02),国际项目三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2006-2009,CPR/98/G32)”、
世界自然基金会“东北自然之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2007-2008)”、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三江平原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恢复”、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挠力河流域湿地联合监测技术方案”(2012-2014,2008.2213.0)、德国复兴银行国际项目“富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2011.66. 677);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项目“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20130521012JH)”等。
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长白山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吉林省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与恢复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方泥炭地不同发育阶段铁碳结合特征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国家发改委项目“黑龙江三江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设计”等项目。
获得中国生态学学会先进工作者(2013年)、中国地理学会先进工作者(201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学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吉林省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现兼任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秘书长、国际泥炭学会中国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全国泥炭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湿地科学》副主编,国家公园、国家自然公园评审专家,延边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湿地生态恢复及功能评价研究工作。近年主持承担湿地项目课题20余项,具体包括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课题及区域创新联合基金6项;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德国复兴银行等国际项目6项,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林草局及省市地方项目10余项。重点开展了湿地铁迁移转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湿地土壤关键过程及其重要生态功能评估、湿地保护区生态恢复及保护技术、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