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
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区
姜堰区,隶属江苏省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地跨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东临海安市,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市东台市,西连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总面积857.7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姜堰区下辖4个街道、9个镇。2022年,姜堰区户籍人口71.94万人。常住人口66.91万人。
历史沿革
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
秦,属东海郡
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治所即今泰州市,姜堰为其属地。
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县为吴陵县。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为泰州,姜堰一直隶属其中。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
1949年1月,城区划建泰州市
1950年5月,泰县、泰州市合并为泰县。10月,泰县、泰州市分治。
1959年1月,泰县、泰州市合并为泰州县,仍隶属于江苏省扬州专区
1962年3月,恢复泰州市、泰县。
1988年,泰县隶属于扬州市。
1994年7月,撤销泰县,设立县级姜堰市,仍由扬州市代管,实行计划单列
1996年8月6日,姜堰市划归泰州市代管。
2012年12月,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8年1月,泰东乡划归泰州市管辖。5月,撤销张甸乡、塘湾乡,设立张甸镇、塘湾镇。
1990年9月,漆潼镇、漆潼乡分设,恢复漆渣乡建制。10月,撤销顾高乡、鲍徐乡、沈高乡、娄庄乡,设立顾高镇、鲍徐镇、沈高镇、娄庄镇。
1992年6月,建立泰县经济开发区。11月,撤销里华乡、张沐乡、淤溪乡,设立里华镇、张沐镇、淤溪镇。
1994年11月,撤销官庄乡,设立官庄镇。
1995年5月,撤销顶高,张甸,寺巷,姜堰,苏陈、溱潼、港口7个区公所。6月,撤销姜堰乡,并入姜堰镇。
1996年1月,撤销白马乡,设立白马镇。5月,撤销蔡官乡,设立蔡官镇。
1997年5月,野徐乡、白马镇、寺巷镇、鲍徐镇、塘湾镇划归泰州市区。
1999年9月,撤销漆潼乡,并入溱潼镇。11月,撤销俞垛乡,洪林乡,设立俞垛镇,洪林镇。
2000年3月,撤销梁徐乡、大泗乡,设立梁徐镇、大泗镇。5月,撤销大伦乡、罡杨乡,设立大伦镇、罡杨镇。
2001年5月,撤销桥头乡、兴泰乡,设立桥头镇、兴泰镇。
2019年10月,华港镇划归泰州市海陵区管辖。撤销桥头镇,并入三水街道;撤销梁徐镇,设立梁徐街道;原梁徐镇的新九、林野、王石、前舍4个村划归罗塘街道管理;设立天目山街道,罗塘街道的河西、光明、康华、振兴、河东、锦都、锦园、天目、通前9个社区,前堡、公园、工联、城中、朱云、城东、通扬、城北8个村,沈高镇的后堡、官庄、万众、单塘、天民5个村划归天目山街道;撤销兴泰镇,并入溱潼镇。
2021年3月,撤销沈高镇,并入溱潼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姜堰区下辖4个街道、9个镇:罗塘街道三水街道天目山街道梁徐街道溱潼镇蒋垛镇顾高镇大伦镇张甸镇淤溪镇白米镇娄庄镇俞垛镇。另辖:溱湖风景区、林场、种猪场、林业站、渔业社,区政府驻地三水街道上海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姜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介于北纬32°20'~32°42'、东经119°48~120°18'之间,地跨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东临海安市,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市东台市,西连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总面积857.75平方千米。
地质
姜堰区境内均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盖的平原区,无岩石露头。大量石油普查勘探资料显示,地层层序(中生界浦口组以上地层资料系统完整,浦口组以下地层仅在个别构造部位零星钻遇)自下而上为白垩系上统浦口组、赤山组,下第三系泰州组、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上第三系盐城组,第四系东台组。处于二级构造单元东台凹陷东南部,主要跨漆潼凹陷、泰州凸起,海安凹陷3个构造单元。
地形地貌
姜堰区地貌以328国道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328国道以南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北缘部分,为长江泥沙堆积形成的高沙上平原区,面积378.5平方公里。通扬运河贯穿其中部,南部地面高程4.50~6.50米,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北部地面高程2.50米,属江准湖洼平原。
气候
姜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土地肥沃。1988一 2007年,境内年均有霜日54天。年均降雨量1016.5毫米,最高年1991年1671.6毫米,最低年1994年569.5毫米。年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2℃。
水文
姜堰区河流分属两大水系,以328国道为界,路南属长江水系,路北属淮河水系。在两大水系接合部的328国道沿线,建有套闸3座、节制闸4座、翻水站1座,涵洞8座,调节、控制上下河水位。
自然资源
姜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农作物主产水稻、三麦、棉花、大豆、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有香丝瓜、青椒、食用菌等,绿色食品有河横大米、三泰酱菜等,养殖业主产猪、羊、鸡、鹅等,水产品主要有鱼、蟹、虾等,特种养殖有彩豚、鹌鹑、银鱼等。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料。
水资源
姜堰区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水系,南部是长江水系,北部是淮河水系。通扬运河、周山河、西姜黄河等主要河流构成“四横十竖”水系。
矿产资源
姜堰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里下河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粘土以及溱湖风景区的地热矿泉水等。
人口民族
2022年,姜堰区家庭总户数24.85万户,户籍总人口71.94万人。常住人口66.91万人,出生人数0.21万人,出生率3.13‰;死亡人数0.69万人,死亡率为10.29‰。
截至2022年6月13日,全区除汉族外,有少数民族总人口3804人,有少数民族成分40个。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498人,有少数民族成分37个,100人以上族别按人数从多至少依次为苗族、土家族、壮族、满族、布依族、彝族、侗族、蒙古族和回族,分散居住在全区各镇(街道),呈南多北少分布特点;登记在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306人。有清真食品个体工商户26户,其中从事烧烤经营类11户、拉面经营类15户。
截止2023年末,姜堰区户籍家庭总户数24.71万户,户籍总人口71.27万人,常住人口66.90万人,出生人数0.17万人,出生率2.54‰,死亡人数0.78万人,死亡率为11.66‰。
经济
综述
2022年,姜堰区地区生产总值837.34亿元,可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9亿元,可比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86亿元,可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99亿元,可比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3:46.7:47.0。
2023年,姜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55亿元,可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可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7亿元,可比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49亿元,可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2:46.84:46.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004元,增长6.1%。
人民生活
2022年,姜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17元,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74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8元,增长7.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925元,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979元,增长3.9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13元,增长7.9%。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3%、32.6%。
2023年,姜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6元,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49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4元,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435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313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47元,增长11.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2%、32.4%。
市场
2022年,姜堰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803.43亿元,私营企业数2.37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7.46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51万户。
截止2023年,姜堰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2828.97亿元,私营企业数3.46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34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8.80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77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87万户。
财政
2022年,姜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9亿元,增长0.2%,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9.6%。其中,税收占比6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65亿元,下降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8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6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7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71亿元。
2023年,姜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6亿元,增长5.5%。其中,税收占比7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77亿元,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5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7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7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1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2亿元,住房保障支出7.3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姜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2.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5%;工业投资增长27.7%,服务业投资增长12.3%。
房地产施工面积337.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竣工面积98.45万平方米,增长103.2%。商品房销售面积147.24万平方米,下降19.2%,商品房销售额132.44亿元,下降23.0%。
2023年,姜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其中,工业投资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66.7%、21.9%、74.9%、51.6%;服务业投资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下降7.9%、4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243.2%、68.3%、39.1%、75.9%。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176个、73 个、39个,江苏振华海科海工装备项目、扬电科技新能源变电站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衡川新能源湿法隔膜二期、总投资10亿元的源泰电子线路板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
2023年,姜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9%,房地产施工面积226.11万平方米,下降32.9%,竣工面积16.13万平方米,下降83.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76万平方米,下降64.8%,商品房销售额50.71亿元,下降61.7%。
第一产业
2022年,姜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19亿元,增长8.84%,粮食播种面积为94.66万亩,较去年增加4000亩。粮食产量46.38万吨,粮食单产489.95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60万吨,秋粮单产577.47公斤/亩。
成片造林面积1697亩,林木覆盖率达27.65%。生猪饲养量19.31万头,生猪出栏28.49万头,增长5.09%。家禽饲养量587.03万只,增长9.96%,家禽出栏830.37万只,增长17.58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10.82%;禽蛋总产量5.42万吨,增长10.61%。水产品产量3.6万吨。
新建高标准农田5.97万亩,总投资1.81亿元。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无人化”家庭农场1家。新创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溱湖绿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3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新增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
2023年,姜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5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86万亩,较去年增加2000亩。粮食产量46.72万吨,粮食单产492.6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88万吨,秋粮单产582.1公斤/亩。
2023年,姜堰区成片造林面积1588亩,林木覆盖率达27.7%。年末生猪饲养量22.79万头,增长18.0%,全年生猪出栏34.55万头,增长21.3%。家禽饲养量621.37万只,增长5.8%,家禽出栏831.33万只,增长0.1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20万吨,增长10.8%;禽蛋总产量5.43万吨,增长0.1%。全年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增长4.4%。
截止2023年末,姜堰区高标准农田56.48万亩,全年新增3.89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0.7%。设施渔业面积2.85千公顷,全年新增0.1千公顷。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新申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保持在91.52%。“苏福”牌香菇、“溱湖”牌有机鳙鱼分获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姜堰大米”获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溱湖簖蟹”荣获江苏名优水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重点推介名录。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姜堰区5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4%。其中,轻工业产值增长6.4%,重工业产值增长17%;国有工业增长5.4%,集体工业下降2.0%,股份制工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17.2%。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产值下降3.9%,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16.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下降19.7%,金属制品业产值增长3.0%,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2.8%,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3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强工业企业、20家重点工业企业、30家成长型工业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5.3%、14.1%、1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6.7%,利润增长58.6%。
2023年,姜堰区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87.4亿元,增长0.8%,工业入库税金32.91亿元,增长69.5%。全区6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4%,营业收入增长1.5%,利润增长0.5%,其中60家骨干企业产值增长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全年创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9家,累计创成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8个省级绿色工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数量全市第一。
建筑业
2022年,姜堰区新增一级资质企业1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03家,其中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185家。建筑业企业施工总产值1052亿元,增长5.2%。正太、锦宸荣获“2022江苏民营企业200强”,3家特级资质企业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正太集团入选全球承包商250强。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正裕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获国优奖两项,江苏凤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专业国优奖两项。
2023年,姜堰区新增一级资质企业3家,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58家,其中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191家。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116亿元,增长6.1%。正太集团、锦宸集团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50强;正太集团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同时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建筑外经类”10强;金堰交通为全省民营企业唯一公路、市政总承包双一级企业,是泰州唯一入选江苏省“交通建设企业20强”的建筑企业。2023年全区建筑企业共夺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专业国优5项,省级优质工程奖16项,省级QC成果奖4项,省级工法7项,新技术示范应用5项,绿色施工1项。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姜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4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3亿元,增长3.4%。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396.21亿元,增长24.6%;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67.07亿元,增长17.1%;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15亿元,增长7.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5.9亿元,增长18.5%。
2023年,姜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66亿元,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59亿元,增长9.5%。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472.51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78.94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93亿元,增长24.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7.18亿元,增长15.0%。
对外贸易
2022年,姜堰区组织36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广交会、34家企业参加“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线上展会、15家企业参加省贸促会“贸促服务助企行”宣讲会。外贸进出口总额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增长15.9%。共新批外资企业9家,协议利用外资2.04亿美元,下降72.75%;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下降40.83%。
2023年,姜堰区进出口总额19.57亿美元,增长2.1%。按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73亿美元,增长0.9%,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增长2.4%。全区出口总额18.50亿美元,增长0.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增长3.7%,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4.97亿美元,增长0.3%。全年新增12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2家企业获专项资金补助167.8万元;外贸“新三样”中光伏、锂电行业全年实现进出口6.49亿美元,增长6.9%,占全区进出口总量的33.2%,成功获批国家新能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行科技、中裕软管及华丽新材料成功获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项目,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个。2023年全区共新批外资企业8家,下降11.1%,协议利用外资1.34亿美元,下降34.5%;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9.5%。
邮电
2022年,姜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52元,可比下降0.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0%。邮政业务总量17150万元(邮政公司数据),比上年增长5.1%。邮电业务收入44006万元(邮政和电信公司数据),比上年增长10.0%。
2023年,姜堰区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74亿元,可比增长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4%。邮政业务总量18740万元(邮政公司数据),增长9.3%。邮电业务收入44334万元(邮政和电信公司数据),增长0.7%。
旅游业
2022年,姜堰区接待国内游客约253.95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5.47亿元。引导致富能人和创业成功人士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家乐、休闲渔业等新型旅游产业,1人荣获文旅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溱潼镇湖南村、河横村分别获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潼享田园、溱湖绿洲、华侨城成为泰州网红露营地。洲南村砖瓦技艺、冯庄村渔事体验成为沉浸式乡村旅游打卡点。乡村旅游接待48.7万人次,营业额4949.6万元。
2023年,姜堰区接待国内游客约90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7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19.3%、23.6%。溱湖旅游景区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并先后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大美溱湖、溱潼会船、小杨村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溱湖绿洲亲子乡村休闲产品、河横水乡生态产品、“潼享田园 潼趣享野”露营项目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和示范项目。
金融
2022年,姜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58.71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24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1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85.5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11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6.72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30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2.0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04.89亿元,比年初增加164.64亿元。
截止2023年末,姜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本外币贷款余额131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
交通运输
阜溧高速、盐靖高速、启扬高速、328国道、宁启铁路穿过姜堰区
2022年,姜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662.87公里。高速公路73.46公里,一级公路73.32公里,二级公路215.39公里,三级公路170.01公里,四级公路1204.15公里。
2023年,姜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1783.78公里,全区有高速公路73.46公里,一级公路162.06公里,二级公路233.94公里,三级公路172.38公里,四级公路1215.4公里。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姜堰区“双减”经验国家、省市推广,入选国家、省级优秀案例6个;承办泰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融改实验”成果全国推介,新增省级课题28项、2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63项,7个泰州市内涵建设重点培植项目。建成省级智慧校园47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1所。姜堰中学《“开放实验室”变革高中理科教学的十五年探索》项目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省语言文字大赛特等奖4人、一等奖4人;全国诗文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1人,泰州唯一。高考600分以上比2021年增加156人,高分层全市第一;中考总均分、各学科均分、普高最低控制线等关键数据均居各市区之首,6人进入全市中考前十名。
2022年,姜堰区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9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4所。学生数86137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6741人(小学35805人,初中18396人,高中12540人),职业学校5704人,幼儿园13601人,特殊教育学校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7%。
2023年,姜堰区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8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6所。2023年末学生数84919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7525人(小学36712人,初中18912人,高中11901人),职业学校5589人,幼儿园11668人,特殊教育学校137人。2023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8%。姜中西校区、二中文体活动中心等7个新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城西学校等5个项目工程竣工,新增学位1630个,“双减”经验获教育部推介,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城区15所公办幼儿园试点开展托管服务,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社区托育点各1家,新增托位220个。
科学技术
2022年,姜堰区专利授权量36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4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61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3家,获批113家,通过率达55.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80家。4家企业入选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亚电科技获批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研发型企业。2家企业通过市级科技瞪羚企业认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3家,其中首次入库86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建立校企联盟18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
2023年,姜堰区专利授权量2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8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0家,获批138家,通过率达6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34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146家。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75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75项,建立校企联盟25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7项。鼓励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批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泰州市姜堰区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泰州市姜堰区图书馆。
2022年,姜堰区组织实施1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启动图书馆改造工程,成功申报1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举办“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三唐美术节”“高二适书法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近千场次。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500场,“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举办系列活动近100场。《水埠码头》《舞龙灯》入选省文旅厅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节目。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活动累计4500多场次,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8.96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1.83万册。
2023年,姜堰区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9.47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9万册,区图书馆被文旅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区图书馆、博物馆被省文旅厅公示为江苏省2023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区文化馆三水剧场获批第三批江苏省示范小剧场,区祥泰书画院、姜堰区金燕扬剧团被省文旅厅公示为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呈现多样性,2023年实施了“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重点开展“堰上文澜”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承办了溱潼会船节、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等大型活动、赛事的开幕式演出,举办“康养名城·堰歌嘹亮”溱湖好声音歌手大赛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浏览点击量突破500万。
体育事业
2022年,姜堰区成功举办第二十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武术(套路)、摔跤、射箭、乒乓球、围棋5项赛事,接待各地代表队近2000人。组队参加省运会青少年足球、跆拳道、少儿体适能、象棋、棒垒球等比赛,共获得4.5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新建改建体育公园(运动场)2个、足篮球场4片、健身步道15.4km,多功能运动场实现镇街全覆盖。协会管理更加规范,组织全区88个体育类协会参加年检,推进协会支部建设工作,新成立4个单项体育协会组织。新增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名,一级社会指导员26名,举办全民健身基层行活动15场,完成3000人国民体质测定与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
2023年,姜堰区成功承办2023年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中国溱湖路亚直播精英赛、中国箭王争霸赛、溱潼会船节会船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对相关赛事进行关注报道。利用“两馆”举办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市长杯”“区长杯”校园足球赛等省市级比赛,不断提升场馆效能。2023年全区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0910组女足获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U14组第六名;姜堰跆拳道队参加全国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省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省跆拳道锦标赛、省跆拳道(县组)比赛获得七金五银六铜,并夺得全国冠军;羽毛球队刷新泰州参加省赛历史最好成绩;武术队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中获两金两铜。组建“姜堰区少体校”,制定少体校建设方案,建立以“体校+训练点+训练基地”为格局的训练网络,全区共有注册运动员132人、教练员12人。
医疗卫生
2022年,姜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3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6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0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0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80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00人、注册护士2103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9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38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2023年,姜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1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7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3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3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8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107人、注册护士2268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7张,卫生技术人员98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4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社会保障
2022年,姜堰区城镇新增就业12805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3755人,创业培训1420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2716人。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力度,将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中小微企业由60%提至90%,采取免申即享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4220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430.7万元,惠及职工6.04万人。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977.82万元,惠及企业122家。积极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为14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69万元,带动46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展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帮助44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为81名特困失业职工发放6.96万元的慰问金。为5460名劳动年龄内的困境家庭人员,提供“131”就业帮扶。按时足额做好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截止12月,为3457多名失业人员发放3155.88万元失业金,发放失业补助金80.97万元,发放物价补贴资金35.87万元。2022年全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3714人,其中:农村3567人,城镇147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额2761.7万元,其中:农村2637.9万元,城镇123.8万元。
2023年,姜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45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540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23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62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746.37万元。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717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9人,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136.25万元,累计为7517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459.43万元,为451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942.92万元,稳定职工5.52万人,为321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3470.09万元。社保扩面征缴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8%,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5%。
历史文化
方言
姜堰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主要特征是无全浊声母,全浊声母读送气清音;不分尖团,边鼻相混;无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之别;咸山两摄为三分,舒声韵都鼻化;鼻音尾韵母不分前后;有卷舌韵母,韵母单元音化、高元音化;有入声韵,都为喉塞尾,入声调值短促、分阴阳;次浊声母字多归阴平。姜堰方言内部一致性很强,差异不十分明显。西部俞垛镇、淤溪镇等镇与南部顾高镇、蒋垛镇等镇语音略有差异,各镇语音又都与市区语音稍稍有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明节(溱潼会船)
清明节(溱潼会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溱潼会船民俗活动又称“水上清明节”,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清明时节,江苏省姜堰区溱潼镇及周边两百多个村庄家家户户都要祭奠自己的祖先。清明第二天,各家撑船划桨前往乱坟地祭祀无名阵亡将士,而后千余只供船、龙船、篙船、划船、拐妇船汇聚溱湖,共同参加表演、竞技活动,参与者和闻风而来的观众多达十万人。活动由多个环节组成,其程序依次为选船、试水、铺船、祭祀、赴会、赛船、水上文艺表演、送头篙、酒会、唱夜戏等。
2008年6月7日,清明节(溱潼会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遗产编号:Ⅹ-2。
风景名胜
天目山遗址
天目山遗址位于城北,为西周早期古城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外向内依次由外城河、外城墙、内城墙组成。是江淮地区西周古代城址的重要实物依据,为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发展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料。2006年5月29日,天目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溱湖风景区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首家、全国第二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整个湿地面积5.8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6300亩。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高密度栽植湿地水生湿生植物,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园内现有各类植物153种,野生动物97种,其中包括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溱潼古镇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AAAA级风景区。为里下河四面环水的小岛,风光秀丽;麻石当街,蜿蜒曲折。
溱潼古镇保存完好,有小溱湖巷、八仙桥巷等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古山茶院里的“中国茶花王”,树高11米,树龄数百年,每年清明节前后,万朵茶花竞放。民俗风情馆,展示了秦砖汉瓦、耕织器具,彰显了溱潼人民的聪明才智。有中国茶花王、民俗风情馆和院士旧居、禅院古槐等重要景点,别具一格的岛镇环境以及传统工艺、溱湖八鲜美食等。
地方特产
姜堰大米
姜堰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9年9月4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姜堰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河横大米
河横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6年09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河横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李德毅,汉族,男,1944年11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杨元喜(1956.7--),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缪昌文(1957.8--),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奖”,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王希勤,1968年6月生,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德群,院士,长期从事塑料注射过程计算机模拟和模具CAD/CAE/CAM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重点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系统地开展了塑料注射成形模拟和智能型注射机的研究和开发,获2002年、2007、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城市荣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08:0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