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概(1866-1923)字叔节,号幸孙。桐城人,1888年中举。后屡试不第。清末曾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师范学堂监督等职。民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正志学校教务长、清史馆协修,参与纂修《清史稿》。1922年回里,次年病故。著有《慎宜轩文集》12卷、《桐城姚氏诗钞》《尺牍选钞》等。
人物生平
姚永概(1866-1923),字叔节,号幸孙,城乡(今城关镇)人。近代作家、诗人。
姚永概系桐城派著名作家姚莹之孙,古文家姚永朴之弟,幼承家学,后师事徐宗亮、方宗诚、吴汝纶、张裕钊等桐城派名家,又与伯姊夫马其昶、仲姊夫范当世、兄姚永朴等名士相砥砺,博采众长,学识精粹。十八岁补诸生,二十三岁中乡试第一名。初在长沙王先谦署中,校勘《续皇清经解》,继在两淮盐运使扬州江人镜署充幕僚,深受王、江二人的器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安徽高等学堂初创,受聘为教务长,三年后,调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三年,赴日本考察学制,回国后积极倡导教育革新。民国元年(1912年),应北京大学校长严复之聘,出任该校文科学长。桐城派末期文人林纾亦在北京大学任教,二人旨趣相同,结为知己。民国3年,清史馆成立,馆长赵尔巽聘请永朴、永概为《清史稿》纂修,兄弟同撰《名宦传》。民国7年,受聘为正志学校教务长。
姚永概长于文学,工诗。清宣统间,嘉兴沈乙庵曾取他的诗作与马其昶的散文合印成册,被誉为“皖之二妙”,有“通伯文章叔节诗”之说。学者严复称他的诗“杜子美为之,亦不过如是”。其散文亦被吴汝纶等名家誉为“才气俊逸,议论宏肆,虽百钓万斛,运之甚轻”。
姚永概毕生以兴学育才为己任,矢志革新,并以语体文编写《孟子讲义》、《左传讲义》、《国文初学读本》、《历朝经世文钞》等教材,供师生阅读、讲用。为人清静寡欲,远绝仕途。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首脑段祺瑞、徐世昌多次招聘入阁,他一概拒绝说:“吾如处女,少不字,老乃字耶?”
人物作品
著有《慎宜轩日记》、《慎宜轩笔记》、《慎宜轩诗集》、《慎宜轩文集》、《尺牍选钞》、《辛酉论》、《桐城姚氏诗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