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以价(1881/1882-1947),字维藩,号龙门山人,山西河津县西毋庄村人。1900年至太原,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归国后,在山西督练公所任职。1909年,任山西陆军步兵第二标第三营管带。后转任第二标二营管带。1911年辛亥太原起义,指挥攻打抚署,旋被推为山西起义军总司令,率军到娘子关、固关一带抗击清军。失败后,转赴江西,在李烈钧部任参谋长。1913年1月授陆军少将,入滇,任援陕滇军总司令。1924年参与讨伐曹锟、吴佩孚,任山西军讨伐司令官,授将军府晋威将军。1930年2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受命宣抚山西,后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上将参议。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陕西。1941年6月,免军事参议院参议职。1945年9月,授陆军中将。1947年2月18日在西安病逝,终年65岁;著有《抗战实录》、《世风校正》等。
姚以价,字维藩,山西河津县西毋庄(今划归万荣)人。7岁时父母双亡,受四叔名魁抚养,入其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能文善诗,又喜骑马射箭。一年夏,学堂中苍蝇骚扰,先生以《讨蝇檄文》为题,命学生各作一首五言诗。姚以价口占一绝:“拔来三尺剑,逐出几群蝇,为民除大害,不负七尺驱。”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山西首次派50名学生赴日本留学,姚以价和
温寿泉、
阎锡山、
黄国梁等一同人选到东京。先入振武学校,三年后在联队实习。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式进入陆军士官学校。二年后毕业回国,任山西督练公所教练员。因他精通军事学科,时常到各营授课,备受赞扬。随升第86标第3营管带(营长),后转85标2营管带。山西新军共6个营,他训练和领导过的就有4个营,所以他在新军中声望甚高。
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首义,山西同盟会亦谋响应。巡抚
陆钟琦惊惶之余,欲以釜底抽薪之计,命85标标统(团长)黄国梁先带第1、2两营开往晋南,防止陕西起义军渡河入晋。必须于28日开拔。同盟会决定乘机领到子弹,佯装出发,暗中准备起义。
张树帜受同盟会同人之命,于当日晚到狄村第85标第1、2营驻地,秘密和同盟会的下级军官联系。第1营联络好后又到第2营,队官(连长)
王嗣昌、
张煌、应芝、王体元一致表示同意,即向管带姚以价报告:“我们同盟会决定今晚起义”。姚见此情况,慨然表示:“我虽未加入同盟会,但同人不瞒我,吾当从众。”遂被推为起义军司令。
29日凌晨3时,两营官兵在大操场集合,姚以价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誓师讲话,随即发布命令,率起义军千余人出发。起义军到达新南门时,天将拂晓,城门紧闭,姚以价命一律伏在城下凹地隐蔽,待城里内应。清道队长杨沛霖开门后,起义军一拥而入,各自执行任务。苗文华率第1营登上城墙,杨彭龄率第2营的先锋队冲锋在前;炮兵正目于凤山率炮兵以炮轰击;张煌的奋勇队直奔巡抚衙门;姚以价率一部分人在东夹巷天主教医院居中指挥。
当杨彭龄、张煌攻入巡抚衙门前后,陆钟琦及子光熙仓皇由卧室出来,先后被击毙。此时阎锡山见起义将成,亦从后门攻入,太原起义,遂告成功。当日中午,山西同盟会员和起义将领,汇集省咨议局,选举都督,由于咨议局议长梁济善左右会场,阎锡山窃取了都督位,派任姚为东路军总司令,到娘子关设防,抵御清军。清政府派
曹锟领万余精锐来攻,大战雪花山、乏驴岭,起义军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娘子关失守,他遂出走天津,旋入北京。民国政府成立后,被
袁世凯授以“晋威将军”衔。他看清了袁的窃国面目,即转入江西
李烈钧处,被任为参谋长。
孙中山发动
二次革命,他又入北京有所策动,被袁世凯侦知,急亡命云南,依附
唐继尧。
民国19年(1930),
中原大战起,他以国民政府参议院中将身份到河南新乡劝说
石友三和
韩复榘联合反阎、冯,被石扣押,专车送往北平,车行至高邑县境,他奋力跳车,跌伤昏厥,经农民救护,得至济南,被韩复榘任为高级参谋。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不受日军引诱威胁,捐尽家资,并命其爱子姚鸣第从军鲁北,坚决抗日。抗战胜利后,为避蒋、阎迫害,蛰居兰州,后迁居陕西邵县,于民国36年(1947)农历二月八日在西安病逝。南京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