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象学名Moeritherium,意为来自埃及的摩里斯湖(LakeMoeris)的野兽。体型很小,大小近似现代马来貘,有5个趾头,长着长尾巴,有几个不同的种。始祖象生活在沼泽与河畔,以柔软的水生植物为主食,生态位类似于今天的河马。在磷灰兽出现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则普遍认为大象最原始的祖先是始祖象。
简介
始祖象生活在四千七百万年前,并不是象的祖先。体高近1米,以植物为食。它很可能部分时间在水中生活。像河马一样,眼睛和耳朵在头上很高的地方,这样在沼泽地里打滚时,眼睛和耳朵仍能露出水面观察四周情况。始祖象没有长鼻子,但它有一些特征与象开始进化时的特征很相似,因此当初人们发现它时,认为它是象的祖先。所以起名叫始祖象。但现在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在非洲发现的另一类古象才是象的真正祖先,始祖象不过是
长鼻目进化史上的一个旁支。由于生活习性与长鼻目主流进化相差太远,它甚至不能代表原始长鼻目,而在亚洲发现的
炭丘兽和
明镇兽可能是比始祖象更古老的
长鼻目动物。
晚始新世出现的始祖象是长鼻目进化史上的一个分支,身体笨拙,大小像河马,趾端有扁平的蹄。既没有长鼻子,也没有长长的象牙,只是上唇稍大些,上下颌的第2对门齿也稍大些。
形态特征
始祖象(Moeritherium),于一百年前发现于非洲北部,,生活在距今约 3 千至 3 千 8 百万年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 大量的化石及详细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始祖象仅有现代的猪那样大,生活方式可能与河马相近。它的身体较长,四肢粗壮,脚掌宽阔,脚趾的末端有扁平的蹄甲,尾巴短而细。
与身体特征相比,始祖象头部的特征则更为进步,它的头骨相对较长,眼睛明显靠前,颧弓也随之加长,上下颌的第二对门齿相对较长,上颌的第一、第二对门齿及犬齿都很小,下颌的第一对门齿也很小,第二对门齿和犬齿则退化消失了,这些特征都表明始祖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向现代象类发展的、尚处萌芽状态的特征。始祖象的外鼻孔位于头骨的前端,虽然可能存在较为灵活的上唇,但是并没有现代象那样的象鼻。
生活习性
从化石记录中,大象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始新世(距今约五千五百万年前),现今非洲北部埃及莫里斯湖附近一带的始祖象。它是一种笨重的动物,但是不似现代的大象如此体型庞大,它的体重大约在二百公斤,身高约六十公分,整个外表体型就像现代的
亚洲象未成年时一般。推测它是一种半栖水性的动物,以水中植物为食,就像现代河马的习性一样。从化石结构比对来看,其鼻骨的位置在头骨的前方,显示长鼻尚未发展出来。但是它可能已发展出宽大粗厚的上唇,以助於翻动沼泽中的植物。此外,眼睛与耳朵的位置也较靠上方,使得在水中活动或翻搅水草时,眼睛与耳朵还能保持在水面上方。
虽然始祖象尚未发展出伸长的大门牙,但是在多处的结构与功能已经可看出大象的特徵与雏形。例如头骨长与朝下发展,头骨后方宽广使得能够与头部强壮的肌肉连接,下颚骨粗厚,下犬齿退化,门齿略呈长牙的发展趋势。
始祖象可以说已经几乎具备了长鼻目动物的基本特徵,尔后所有的长鼻目动物皆是从这个基础出发,进行多样且复杂的辐射演化发展。整体而言,它们的发展趋势大致分别为体型逐渐增大,四肢也逐渐壮大以支撑沉重的身躯,鼻子愈来愈长也愈灵活,头骨也愈来愈大,而脖子却愈来愈短,门牙愈向前伸长发达,臼齿发展成接续轮替生长型,并有多样的磨蚀与咀嚼形式以适应不同的食性。
始祖象的演变
始祖象存活的年代并不算短,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经历了约二、三千万年的时间。当它告别地球舞台之时,也可称的上是功成身退,因为经由始祖象所繁衍出来的各类
长鼻目动物群,刻正朝向兴盛发展,并且逐渐遍布世界各地。
大约在距今万 3000 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始祖象沿着3个方向发展,一支是恐象,一支是短颌乳齿象,第三支经过
长颌乳齿象、剑齿象等阶段,最后进化到现代象。
乳齿象是始祖象的直接后裔,最早出现的是古乳齿象和湖象。他们的分布也都限于非洲的早渐新世地层中。古乳齿象的身体比始祖象大一倍,上门齿进一步发育,成为持续生长的向下弯曲的长牙。釉质层仅限于牙齿的外侧。臼齿有3个横脊,所有的臼齿都同时使用,而不是一个接替一个生长和使用。
更新的化石证据显示,始祖象并不是象的祖先,只是长鼻目进化史上的一个已灭绝分支。
化石
查尔斯·威廉·安祖鲁(Charles William Andrews)在1901年根据在埃及费匀(Al Fayyum)的Qasr-el-Sagha地层中发现的化石,描述了一个始祖象的种:Moeritherium lyonsi。安祖鲁然后根据这个地区於1902年在fluvio-marine地层发现的化石,描述了另一个较小的种:纤细始祖象(Moeritherium gracile)。第一具Moeritherium trigodon化石由安祖鲁在1904年於费匀的绿洲地层中发现,它们的化石也在北非及西非的其他地方被发现。西洛瑟(Schlosser)在1911年将Moeritherium lyonsi分成两个不同的种:Moeritherium lyonsi与安德鲁始祖象(Moeritherium andrewsi)。Moeritherium lyonsi是在Qasr-el-Sagha地层中发现的种,而安德鲁始祖象则是於fluvio-marine地层中发现的一个巨大的新种。在2006年时,古生物学家根据在阿尔及利亚发现的始新世晚期的化石,命名了一个最新的种:Moeritherium chehbeurameuri。
新发现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日前称,通过研究从埃及考古发掘出来的远古始祖象化石,此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发现的,估计重量有225-350公斤,没有现今大象的大耳朵和象鼻。科学家将此次发现发表在2006年4月1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上》,他们发现始祖象并不像现在这样只生活在陆地丛林中,而是一种
水陆两栖动物。
英国牛津大学古生物学家亚历克山大-刘说,最新的研究表明,始祖象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江河和沼泽中。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大象与现代水生动物,如海牛有亲缘关系,但是他们从未确定过古代大象亲属曾生活在水中。如今,该研究则显示出了这部分进化链关系。亚历克山大-刘说:“我认为这是首个真正的证据,可以证明大象有半水生血统。人们曾经一直预想大象有这种血统,却从未证实过。我们发现,它所吃的食物非常接近于全水生动物,不过我们知道它不可能完全是水生动物,因为它的骨头分析显示,它一定曾在陆地上来回行走,从而增加了脚部重量。”始祖象生活于始新世,体形庞大,长长的鼻子顶端两侧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
亚历克山大-刘与
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艾里克-塞菲尔特一起,对始祖象的牙釉进行了分析。通过测量牙釉中的化石特征,研究人员们可以了解始祖象吃什么,以及其食物的主要来源是陆地还是水。该始祖象的化石是在埃及发掘出来的,当时那里曾经是一片热带雨林。研究人员们认为,始祖象的生活方式可能与河马类似,会在江河和沼泽中活动,但不像鲸那样完全生活在水中。这头始祖象可能重约225到350公斤,不过双耳和象鼻却不是很大,它的上嘴唇可以盘卷,这可能是最终演变成现代象鼻的源头。刘说:“许多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都认为大象是一种非常高级且有智能的动物,因此能更多地发现了解它们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