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2022年杨荔钠执导的剧情片
《妈妈!》是由天津联瑞影业有限公司、天津佐伊影业有限公司、浙江横店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杨荔钠自编自导,吴彦姝奚美娟领衔主演,文淇特别主演,朱时茂友情出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22年9月1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85岁母亲和65岁女儿共同生活。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生命力照顾女儿。两个生命在进程中彼此成全彼此辉映。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该片主要围绕以上两个角色讲述)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在一场深夜追逐因病离家女儿的戏份中,84岁的吴彦姝一次次全力以赴地奔跑,拍摄第9条时体力不支不慎摔倒,摔倒后没有喊停选择继续表演,事后还不断安慰担心自己的工作人员。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拍摄过程
2021年9月15日,该片在杭州开机。
创作背景
该片作为杨荔钠导演“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春歌》不仅延续了《春梦》、《春潮》细致入微的女性视角,更着力刻画了相互扶持、感人至深的母女亲情。《妈妈!》作为一部现实题材影片,延续了导演杨荔钠此前作品《春梦》、《春潮》中的女性视角,将一对退休大学教授母女的晚年生活作为故事切入点,不仅刻画了鲜活而立体的两位老年女性形象,弥补了国内银幕上这类女性角色的空缺,更对老年人群的生活现状及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境遇进行了深刻关照。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21年9月15日,该片发布首款海报;12月27日,该片发布影院版预告,并同时发布了一组“母女情深”剧照。
2022年3月7日,该片正式更名《妈妈!》,并发布一张“母女相伴”定档海报,宣布于5月8日母亲节上映;4月8日,该片发布首支长预告,同时释出一组角色剧照;5月8日,该片发布一款母亲节海报;8月2日,该片发布一款团圆如故版海报,同时发布海边戏份花絮;8月9日,该片发布2022微博电影之夜的特别活动“来自电影的一句告白”海报;8月10日,该片发布一款“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特辑;8月16日,该片发布一款“她们和她”版海报。8月,该片于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全球首映;8月22日,该片发布一组“妈妈”角色剧照;8月24日,该片发布一款全新母女版预告;8月29日,该片发布一款母女主题特辑;同时,发布一支片场花絮;9月1日,该片发布“世上只有妈妈好”特别版预告;9月2日,该片举行“人间小爱,团圆如故”上海首映礼;9月5日,该片发布“相拥版”终极海报;同日,该片在北京举行“人间小爱,团圆如故”首映活动,将于9月8日、9日超前点映;9月7日,该片发布终极预告;9月9日,该片发布一支口碑特辑;9月,该片发布中秋片段及中秋特别海报;9月,该片发布一支“无字信”正片片段及剧照;9月14日,该片发布一款人生浪潮版海报;9月16日,该片发布“回到小时候”版主题海报;9月21日,该片发布一组角色剧照;9月28日,该片宣布密钥延期,将延长上映至11月9日。
制作出品
参考资料
票房收益
截至2022年9月8日11点14分,该片位列预售榜第三;截至9月10日11时21分,该片总票房破518.7万(含预售);截至9月11日21时35分,《妈妈!》票房2463.1万 ;截至9月12日21时,该片票房达到3027.0万。
播出信息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这部电影已经不能用好看来形容,它触及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特别温柔特别慈悲特别感动。(演员宋佳评)
从电影中看到了主创们的一种担当,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直面阿尔茨海默病,更是一个空前的女性故事。(编剧张冀评)
影片无论是文本、制作还是表演,都体现了柔软和尖锐的两面性,非常有深度,有厚度。(导演李霄峰评)
《妈妈!》延续了其“女性三部曲”前两部的敏锐触角,对于母女间的依存关系有了更深入的关照。生命中的突发事故和挥之不去的追悔,两者如影相随,如一种密码在骨肉相连的亲情中打开。影片的主线和隐线交织在一起,又以奉献和救赎完成了一次诗性的旅程。
严格地说,该片并没有考虑在母女亲情这一主题上挖出新意,从女儿对已故父亲歉疚的线索来看,在暖色的背后有一片解不开的阴影。事实上,影片一半以上是夜戏,而白天也是阴雨天为主。但无论如何,该片为母女深情添加了新的影视样本:这种亲情间的彼此扶持被赋予人性的光彩。
母亲和女儿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强烈,母亲是文科背景,在坚强中释放出豁然;女儿是理科生出身,在无法挣脱的内疚中隐忍。两位主演吴彦姝和奚美娟充分展示了她们的高超演技,尤其要在那么狭小的室内空间里传达如此翻江倒海的情感流动。片中有不少母女细水长流的慢板处理,如念裴多菲的诗句:“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天。”这是在影射母女心理状态的不同。
耐人寻味的是,当女儿发现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角色顷刻间就出现了转换,彻底改变了母女之间生活依赖的关系平衡。影片开头,当85岁的母亲爬上梯子拿书架上的书籍,65岁的女儿写了一张纸条“爬高会摔死”贴在书架上,母亲回以“不爬高也会死”。显然,女儿已很久不太用语言和母亲交流了,她们有手语暗号,三声响指,代表着“我爱你”。然而,一生未嫁的女儿一直处在自己垒起的封闭世界中,她服侍年迈的母亲也只是敬着一份孝心,她内心的重心始终放在亡故的父亲身上,从为父亲整理考古手稿,到不断地幻觉父亲的出现。
该片令观众动容的是爱的维系和重建,当女儿发现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后,操持家务的担子落在了老母亲身上。阿尔茨海默症对人类的重创在于失忆,失忆,不仅断绝了未来,更是阻断了过去。女儿死活要在发病之前把母亲安顿好,但这一切似乎都是徒劳。也许,有人会将影片和两年前由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做比较,包括演技派的“飙戏”。但《妈妈!》令人意外的是患病的不是母亲,而是女儿,而且杨荔钠是以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出道的,她以往剧情片的风格总有一股浓浓的纪实风味,直视人生的残酷和人性的不安,她的“女性三部曲”包括终篇《妈妈!》的主人公都笼罩着深深的焦虑。在《妈妈!》中,两位女主演奚美娟和吴彦姝把各自的角色演得很立体,尤其奚美娟几乎是第一次“自毁形象”,将发病时难堪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后半部分的母女对手戏打破了一开始的沉闷,她们之间重新认识了彼此,像是一股暗流在拍打着彼此,这就是最原始也是最真挚的爱。
该片是杨荔钠在努力和前作产生分水岭的电影,她懂得时间和空间上的交融是缔造艺术的必要途径,如果说“女性三部曲”的前两部还原了现实真实的一面,那么《妈妈!》是进入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艺术品,于是,片名从《春歌》变为《妈妈!》,可以看作是迈向市场又不失艺术坚持的有力一步(知名文艺评论人孙孟晋评)。
《妈妈!》采取“生活流”叙事手法,在琐细的、碎片化的日常点滴中,展示出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塑造出性格迥异的母女形象。片中85岁的母亲蒋玉芝有着颇高的文学修养,出口成章,能大段背诵经典诗歌。她感性、倔强、执拗,又有几分调皮的可爱。65岁的女儿冯济真则有着理工科的知识背景,聪慧机敏,心思细密,逻辑性强,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不同的性格特征,使两人在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但又在各自的强势和较真中,流露出家人间的关爱。女儿得知自己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后,想提前安顿好母亲的一切。母亲知道真相之后,母爱的天性被再次唤醒,毅然决然地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母女关系也从原来的紧张、隔阂,走向了和解、包容。
该片真切地再现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失忆症状,并从人物的主观视角,呈现了冯济真的种种幻觉。例如,她看到已故父亲给学生讲授考古知识,或是站在家中的院子里;她幻想自己躺在湖中的一条小船上里,湖面上飘散着被水浸湿的写满字迹的纸张。这些幻觉,是冯济真记忆碎片和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折射,与影片后面部分讲述父亲之死相关联,既反映出她对父亲的深深愧疚和强烈的负罪感,也解释了冯济真为何过着苦行般的单身生活,执着于整理出版父亲的考古日记,并经常做义工、帮助有偷窃行为的问题女孩。某种程度上,她是在给自己年少无知时犯下的错误赎罪,以做善事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救赎。由此,影片在现实故事的讲述层面之外,隐约延伸出一条指向历史的线索。冯济真的失忆与幻觉,构成了关于过往伤痛的“疾病隐喻”。而治愈伤痛的,正是影片着力弘扬的“爱”的力量。
该片真诚地赞颂了母爱的伟大。“母性”和“女儿性”是女人的两种特质,这两种特质在母亲蒋玉芝身上均有体现。影片开始时,年逾八旬的蒋玉芝由女儿照料饮食起居,生活安逸且颇有情调。她像一个被宠着的小女孩,任着自己的性子,有时还撒撒娇,发点小脾气。对这样一位充满“女儿性”的老母亲,冯济真好气又好笑,也带着几分无奈。在日常琐事的摩擦碰撞中,母女关系一度紧张,发展到靠写纸条来交流。女儿患病后,蒋玉芝身上沉睡的“母性”被激发起来,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坚强勇敢地面对坎坷,陪伴在女儿身边,共渡难关。蒋玉芝对女儿的爱,令她在人生的晚年阶段,重新焕发出生命的蓬勃活力,充分彰显出“为母则刚”的坚韧与顽强。
片中有很多母亲关爱女儿的细节:她耐心细致地照顾着生病的女儿,以年迈之躯做饭打扫,操持家务;她深夜追在奔跑的女儿身后,牵挂着她的安慰;她和医生一起编织善意的谎言,缓解女儿的病情;为维护女儿的尊严,她与年轻力壮的男子打斗。蒋玉芝就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老鹰,拼尽全力保护小鹰不被伤害。正是母亲对女儿的关爱,慢慢化解了“父亲之死”这一横亘在母女之间的巨大隐痛。爱融化了女儿心中的冰山,疗愈了她的心灵创伤。
影片还委婉地表达了母爱的延续与传递。冯济真对女孩周夏的宽容和帮助,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成全自己,另一方面也包含着对更年轻一代的慈爱与怜悯,闪耀着“母性之光”。数年后走上正道的周夏带着孩子回来,意味着母爱又延续到了下一代。冯济真对周夏的善举,某种意义上弥补了当年对父亲造成的伤害,使她深受梦魇折磨的内心获得了安慰与平静,她最终原宥了自己。该片同样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关心。患病前,女儿照料着母亲的生活,体现出为人子女的孝道。患病初,女儿把自己银行账户的钱转到母亲名下,并联系好养老院。病情加重后,女儿虽然记不得妈妈是谁,但仍对她的悉心照顾深表谢意,并表达了对记忆中妈妈的爱戴,说她是最美的。这种母慈女孝的关系,给影片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
 在“爱”的光辉照耀下,影片似乎有了一层滤镜,过滤和淡化了生活中艰辛、酸楚、沉重的部分,凸显生命美好的一面。例如母女俩手拉手在街头奔跑的身影,就是生命力张扬与欢愉的体现。影片结尾也非常含蓄,两人在涨潮的海滩上翩翩起舞的画面,把顽强生活的赞歌和体面谢幕的乐章交织在一起。影片关于养老院的场景,触及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某些镜头也呈现出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记忆力衰退后的窘境,让观众联想到人类无法逃脱的终极命运——衰老和死亡。但影片没有停留在老年困境和人生苦痛上,而是用爱来加以超越,在爱的感召和延续中,笑对人生、向死而生,体现出创作者对人生终极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周仲谋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12:36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演职员表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