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灯彩
流行于江苏如皋的一种传统技艺
如皋灯彩,是流行于江苏如皋的一种传统技艺,第四批如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晋时,灯彩即已在如皋民间流行,曾行销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侨、华人较多的南洋各国,并屡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比赛,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和印度赛会银质会。
历史渊源
如皋在东晋义熙置县时,灯彩即已在民间流行,当时多为竹蔑、麻线、芦柴、麦草、木棍、纱布、彩纸等扎制而成的“挂灯”。
南宋时期,江南灯彩技艺融入如皋,开始出现运用空气热学原理制作的“走马灯”,运用偏心轮连杆传动机械力学原理制作的“滚灯”。在用料上也逐渐考究,开始用玉片装饰,并有灯谜出现。
明天启年间,知县李衷纯(浙江秀水人)教民种桑养蚕、制杼织绸,如皋灯彩从此用上了丝绸、苏绢、杭绸、彩帛、蝉翼纹纱,制成了绢灯和锦灯,有的还融诗、书、画、印、谜于一灯之上。
清朝晚期,如皋灯彩已相当出名,就内容题材而言,有源于神话传说的“天女散花”、“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宝莲灯”等,有源于戏曲传奇的“武松打虎”、“张生跳粉墙”等,有源于习俗故事的“刘海戏金蟾”、“孔雀开屏”、“狮子抱球”等,有源于大自然的各式花、鸟、虫、鱼、奇禽异兽等;就表现形式而言,有绢灯、锦灯、夹纱灯、皮灯、布灯、通草灯、珠宝灯、明角灯、琉璃灯等;就使用方法而言,有挂于高杆顶端的“天灯”,有悬系在风车之上的“神灯”,有地面上行走的“车灯”、“滚灯”和各类动物灯。此时的如皋灯彩已行销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华侨、华人较多的南洋各国,并屡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比赛。
1910年(清宣统二年),如皋“包灯”(即绢灯,相传为明崇祯年间通州名匠包壮行所创制和传授,故名),在江宁(即南京)官商联办的南洋劝业会博览会上获嘉奖。1915年和1921年又分别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和印度赛会银质会。1934年,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物业展览会上,如皋送展的“松鹤锦灯” 和“秦扇锦灯”再获优等奖,并被展览会列为如皋特产。
解放后,如皋灯彩光华不减当年,而且逐步渗透和融入其他文化艺术门类。1955年,如皋有4盏绢灯入选“江苏省民间美术工艺展”。1958年,如皋绢灯与贴绒画一起送南通展出,长达6年之久。1958年如皋灯彩首次出现于文艺舞台,以如皋灯彩为主要道具的民间舞蹈《耥子灯》创作演出成功。
传承保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如皋灯彩重放光芒,扎制灯彩之风渐浓,每逢重大节日,机关、学校、工厂张灯结彩,广场及楼、堂、馆、所,到处都有灯彩装饰悬挂。每年元宵节前后,兴灯尤盛。如皋灯彩在文艺舞台上更趋繁荣,如皋民间舞蹈《耥子灯》,经过多次反复加工提高,现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1991年后,如皋民间舞蹈《妹妹玩耥灯》多次在省市演出获奖和在电视台实况播放,如皋民歌《看花灯》也是直接歌唱的如皋灯彩及习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9 09:2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