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他们
2012年张华洁、裴蓓执导的爱情电影
《她们,他们》是由裴蓓编剧,张华洁、裴蓓执导,田雨娇、呼延晓辉等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2012年4月1日在中国上映。
职员表
剧情梗概
电影《她们,他们》根据热门小说《南漂》改编而成,目前正在筹备发行。
剧本以近年改革开放为背景,以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各种人物关系和事业发展的纠结,反映时代的变化和人性的变迁。
康嘉薇和陈珊是同一巷子长大的发小,陈珊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而康嘉薇自幼被父亲抛弃,和母亲、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不同的生活际遇使两人的性情迥异。陈珊心性高洁唯美、淡定从容,而康嘉薇心思缜密、强悍实际,为出人头地忍辱负重机关算尽。
康嘉薇和陈珊在外貌上的差距也使得两人的关系若即若离,两人的命运大相径庭。陈珊清纯高雅、美丽非凡,康嘉薇姿色平平。两人先天条件的巨大反差使得康嘉薇对陈珊有着本能的嫉妒甚至怨恨。
故事两条主线,一条是情感线,陈珊和康嘉薇同时爱上苏齐却态度迥异。另一条是事业线,吴伍追查苏齐公司内幕,苏齐被副总张永下套,一直在监狱的门口徘徊。两条线不停地交织,情节扑朔迷离。
故事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她们来到南方开始的。陈珊和康嘉薇最早同在一家期货公司做经纪人,陈珊升任香港老板苏齐的秘书,而康嘉薇却为了拉单终日在酷暑烈日下奔波,备尝艰辛。
苏齐对陈珊最初的好感很快就发展为深深的爱恋,但渴望完美的陈珊没有接纳有家室的苏齐。同时,康嘉薇却为了这份工作,对巨富陈起恒发动了极机智极倔强又极辛酸的心理攻势,换取了最初的一桶金,并在苏齐的公司站稳了脚跟。
康嘉薇尽管和陈起恒有了肌肤之亲,心里却爱着有些书卷气的苏齐。陈起恒在和康嘉薇交往初期,对康嘉薇关怀备至,使得康嘉薇逐渐对陈起恒产生了真情。可是陈起恒却疏远了康嘉薇。在感情方面受过伤害的陈起恒一直把自己置身于男女真情之外,况且他眼里的康嘉薇对男人的事业和生活会有极强颠覆性,绝非池中物。
康嘉薇设计成了苏齐的情人,并利用让人叹为观止的忍耐和心机将苏齐美满的家庭拆散,登堂入室。然而,就在康嘉薇和苏齐的婚礼上,吴伍带走了苏齐和康嘉薇。
陈珊忍痛逃避苏齐后,成了刊物《打工者》的编辑,陈珊将编辑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帮助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却坚韧不屈的打工者,成了明星编辑。刊物声名鹊起,销量攀升。陈珊以其宽博的爱心和平和的性情,给杂志注入一种理念,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淡定和温馨慰藉浮躁年代伤痕累累的人们。陈珊和吴伍结婚。
归国华侨李进先是收购了苏齐的公司,后又取代陈起恒成为首富,他的崛起是精英时代的象征。
陈珊去监狱探望康嘉薇。康嘉薇说:她一辈子都在和命运搏斗,出去后,想回到家乡的小巷子里看看,人一辈子都在童年的路上来回走。
演员表
导演阐述
小说《南漂》和剧本《她们,他们》的文学基础提供了影像可能的表述空间。这个基础就是特殊时代特殊地域特殊人群的一个切面。这个切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改革之初最先崛起的南方经济环境中的人群,个性就是这个大环境中的几个具体男女,他们的感情、价值观和命运。
外来者对新环境的适应,是一个很好的角度,这个角度,给出了曾经的成长环境所形成的人性底色,突然转移变换的外在环境又刺激出新的观念与行为。这,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命运归宿。
好莱坞电影的叙述流畅,是我们必须借镜的一个重要影像原则。故事的线性发展、多维并进、宏阔结构与情景细节,自如地游走在南方城市的公共边缘,留下微缩景观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层次。
东方固有的传统美学,致广大的广角空镜,精细微的特写运镜,是情绪的起伏也是情节的伸展。有意的声画留白,使有质感的生活有了观众情绪介入的呼吸。细微的表情捕捉与略显疏离的景别运用,使所看和所想融为一体。
《她们,他们》是一个小型的人性标本。正向的直白,与反向的对比,呈现出中国社会激变的一个缩影。两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因着童年家境的不同影响,造成时隐时现的性格冲突与命运裂变。
《她们,他们》在表演、摄影、音乐,剪辑都追求新主流电影的原则。
新主流电影的语境,是尊重时代主体的发展方向,接地气,不矫饰。是倾听普通人群的心理呼声,重人性,少煽情。是彰显积极价值观的理所必然,是揭露人性明暗的逻辑基础。
新主流的美学,是尊重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借鉴现代主义的表述方法。是深刻体会中国社会的内在善力,是自然又巧妙表现命运因果的永恒命题。
《她们,他们》的影像美学是不动声色与机敏准确相结合,是好莱坞叙述方式与东方人文美学的自然融合。是现实主义直面生活的平和勇气,是现代主义唯美原则的具体实践。
在中国电影市场化和多元化的大环境里,《她们,他们》保持了电影人关注现实刻画人性的良知,坚持艺术品质的执着追求,同情人物命运的人文主义态度,尊重观众审美心理的社会责任。
在低成本电影平衡市场和艺术品质的坚韧实践中,《她们,他们》做到了深刻洞悉,兼容中西,真切诚实,不偏不倚,舒展唯美,中规中矩,不卑不亢,见微知著。
《她们,他们》的创作者以其诚实的劳动,见证低成本高品质的电影艺术实践成果。
作者、制片人
裴蓓,江西上饶人,九十年代南漂珠海,做过物理老师,新闻记者。现为广东广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岭南文学新实力作家”之一。 珠海山中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文学作品获《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人华侨文学奖,广东省首届青年文学奖,广东省首届散文奖。
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2002年在《中国作家》发表第一篇小说《曾经沧海》,《小说月报》选载。
2005年在《小说月报》原创版发表中篇《南方,爱你我说不出》,《中篇小说选刊》选载。此小说后改为长篇小说《南漂》出版,全国近40家报纸连载,5.1黄金周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连播。
2008年在《当代》发表中篇小说《单位》。《小说月报》转载。本小说参加为上届鲁迅文学奖参奖作品,获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
2008年发表<我们都是天上人>。该小说2009年获《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此小说由本人改编成电影《天上人》,并由本人制片完成,由国际知名导演宁瀛执导。本影片获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入围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高分收购。
2012年将本人小说《南漂》改编为电影,即将发行。
裴蓓语录:
我大概有些自虐的倾向,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最尴尬最矛盾的境地,我因为做着世上最唯美的影视梦,便不得不在最不唯美的人与事的纠结中挣扎,步履蹒跚。然而,我所有的梦,真实而固执。
—— 摘自随笔《这条路和我的生命有关》
其实,我们根本拒绝不了现代文明的诱惑,我们早已是当今生活方式的囚徒,我们对物质文明所造就的种种便利和舒适有着病态的依恋,我们骨子里已经是这个由网络、通讯、尾气、污染、竞技、功利、名位等等所构成的喧嚣世界里的一份。我们对原生态的自然的向往只是一种意念上的逃避和回归。那种回归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境。
—— 摘自随笔《这条路,和我的生命有关》
好的东西其实都是枷锁,爱是,恩惠是,金钱是,名利是。总之,施与就是束缚,拥有就是负累。很多看似最保险的东西最不保险,轻易获取的东西最后都得自己花大代价买单。
—— 摘自中篇小说《单位》
我无时不在地淡化当今教育模式给我孩子的压力,我在赎罪。我不相信轮回,即使有,孩子现世的快乐也比那混沌未知的下一轮更重要。孩子当下的快乐,远远超越我对他今后成功的期许,超越所有的所有。
—— 摘自《陪子日记》
《南漂》的惨烈就在这里,《南漂》的心痛也就在这里。“色”戒得不够好,让人心痛。“色”戒得太好,更让人心痛。
—— 摘自《南漂》创作谈
我愿未来的横琴能够留下一座山,山下有海,山上有教堂。或者,不要教堂,也不要寺庙和道观,什么都不要,不要任何人工的迹象。疲惫的时候,我可以坐在潮湿的泥土和芳草上,闻着海风里的鱼腥,为自己疗伤。
—— 摘自《伤横琴》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谢悠.猫眼电影.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19:49
目录
概述
职员表
剧情梗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