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拉赛铜矿遗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境内遗址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城南约3千米的天山奴拉赛沟,为春秋时期古铜矿遗址,证明中国在距今2500年左右,就掌握了开采铜矿和炼铜的技术。
历史沿革
1957年,在地质勘查中发现老窿。后经新疆考古工作者多次考察,发现坑采和冶炼等遗迹。
1989年,经新疆考古工作者详察和清理,证实奴拉赛铜矿遗址有古露天采场2处和地下采场2处。
遗址特点
奴拉赛铜矿遗址分采矿区和冶炼区。硐口约5米见方。在硐口周围发现大量矿石和石器。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矿井壁上有上下三层横向支撑圆木,两端分别楔入矿壁内。从地面上十余处竖井硐口的位置和线路来看,这些采矿竖井在地面下连成一片,形成了互通的网络采矿平硐和巷道。从而形成了一处完整的、规模较大的采矿遗址。
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距采矿竖井不远。已发现深入地下1.5米、长20米、厚0.5米的炉渣层。矿渣内发现有经过粗炼呈龟背形的白冰铜块。
文物遗存
奴拉赛铜矿遗址在洞口周围发现有大量采石和采矿、砸矿用的石器、铜锭等。出土的骨针,据推断是用来缝制装载矿石的皮袋的。采矿竖井内外发现大量石器,形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和锥状体,器体粗大,其圆钝的一端凿有或纵或横的“十”字形凹槽,以便系绳或绑木。
科学研究
1986年以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对奴拉赛遗址的冶炼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这是一处使用冰铜熔炼工艺炼制铜砷合金的遗址。
1996年,梅建军在这里采集了矿石和炉渣等,经分析表明,这处遗址熔炼的最终产品主要是铜砷铅三元合金。
2002年,梅建军等又对奴拉赛遗址的矿石、炉渣及铜锭样品进行了铜同位素比值分析测定,揭示出这是一处以硫化铜矿为原料,使用冰铜熔炼工艺炼制铜砷铅三元合金的遗址;根据矿石和炉渣含砷均匀且很低来看,合金中的砷应该是在冶炼流程的后期通过有意识地加入砷或含砷矿物而引起。通过对11件奴拉赛铜矿及冶炼产品的铜同位素比值测定,获得一批基础性数据,并由此可以划定出奴拉赛铜矿及冶炼产品的铜同位素比值分布区,为今后探讨奴拉赛铜矿遗址的铜料去向奠定基础。
文物价值
奴拉赛铜矿遗址的发现表明,两千年前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古代居民,不仅已经掌握了采掘和冶炼的技术,而且在选矿、鉴矿上也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一遗址对研究中国的冶炼史、民族发展史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奴拉赛铜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城南约3千米的天山奴拉赛沟。
自驾: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出发经伊墩高速—G578—S315—S242—奴拉赛铜矿遗址,全程大约133千米。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1 14: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