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蒿
菊科亚菊属植物
女蒿(Ajania trifida (Turcz.) Muldashev)是菊科、亚菊属小半灌木,高可达20厘米。老枝弯曲,花茎细长,不分枝,灰白色。叶灰绿色,叶片匙形或楔形,包括楔形渐狭的叶柄,裂片长椭圆形,顶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在茎顶排列成规则紧缩的束状伞房花序,花梗细,总苞狭钟状,总苞片外层卵形或椭圆形,内层倒披针形,全部苞片有光泽,淡黄色,两性花冠,外面有腺点。6-8月开花。
植物学史
据女蒿属的《苏联植物志》作者记载,该种的头状花序边缘有雌性小花,属亚菊属;但通过对中国内蒙古女蒿的大量头状花序检查,《中国植物志》编委们并未发现有雌性小花,它的头状花序全部为两性管状花。在分类位置上,无疑隶属女蒿属。
形态特征
小半灌木,高达20厘米。老枝弯曲,枝皮干裂,在上部发出短缩的营养枝及能育的花茎。花茎细长,不分枝,灰白色,有贴伏的细柔毛。叶灰绿色,匙形或楔形,包括楔形渐狭的叶柄长1-2厘米,宽0.5-0.8 厘米,3深裂或3浅裂乡裂片长椭圆形,顶端钝或圆形,宽达1毫米。少有掌状5裂的。接花序下部的叶匙形或线状长椭圆形,不裂。全部叶两面被白色贴伏的细柔毛,但下面的毛稠密。
头状花序3-14个,在茎顶排列成规则紧缩的束状伞房花序,花梗细,长2-5(10)毫米,被贴伏细柔毛。总苞狭钟状,宽3-4毫米。总苞片5层,外层卵形或椭圆形,长2-2.5毫米,中层长约4毫米,内层倒披针形,长约4-4.5毫米。全部苞片有光泽,淡黄色,硬草质,边缘白色狭膜质。两性花冠长4毫米,外面有腺点。管状,结实。瘦果圆柱形,无冠毛。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中部、宁夏;蒙古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900-1400米的荒漠草原。
女蒿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小半灌木。女蒿为旱生植物,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比较集中,主要出现在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带的东半部,为优势种或建群种。在小针茅草原群落中,可成为优势植物或伴生植物,多生于砂壤质棕钙土上。它也稀见于草原带向荒漠草原带过渡的边缘地区。女蒿草原中比较常见的有两个类型:女蒿+戈壁针茅草原和女蒿+沙生针茅草原。女蒿+戈壁针茅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东北部的平原及丘陵坡据地段,该处是利用价值较高的放牧场,适合于各类小家畜全年利用。女蒿+沙生针茅草原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带的西北部,这类放牧场的生产力虽然较低,但它和前者一样是荒漠草原地带的优质放牧场,宜于山、绵羊和骆驼放牧。
生长习性
在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荒漠草原地带,女蒿于4月下旬返青,7月中、下旬孕蕾,8月开花,9月结实,10月为果后营养期,11月中旬枯黄。它的地下部分具轴根系,根颈较粗壮,常分布于地面以下3–5厘米处。主根2–3条,粗壮,可入土40厘米左右,侧根发育较差,多横向或倾斜伸展。
主要价值
女蒿为中等饲用小半灌木。青鲜时羊和骆驼喜食,马乐食,牛稍食。结实后羊最喜食。骆驼、马喜食,对羊有抓膘作用。冬季它的枝条保留较好,是冬季荒漠草原放牧场上的重要饲用植物。女蒿在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无氟浸出物亦较高。其化学成分如表:
参考资料
女蒿.中国植物图像库.
女蒿.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2 23:2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