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曝光女司机开车事故,引起人们对女性驾驶能力的议论,渐渐形成了“女性是
马路杀手”和“女性不适宜驾驶”的认知印象,女司机一词也有了新的意义。
简介
女司机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群体,其中不乏性别歧视意味。尤其最近,女司机频频出现在新闻、网络之上,更显得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知远低于对女司机的调侃,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现象。
事实上,有关调查显示,交通违法的大多数是男司机,女司机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多数女司机发生事故,是由于慌乱造成的小碰擦。江汉大队交通民警透露:只有新手女司机比较容易出事故。尽管女司机总量不如男司机多,但在
交通安全的认识上,女司机远胜于男司机。一般而言,男司机更大胆一些,女司机在开车时谨慎小心一些。然而,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大胆的人可能会更得心应手,谨慎小心的人则容易因紧张而出错,这便成了人们调侃女司机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果红灯还有两秒钟就亮,一般男司机就冲过去了,女司机大多会停下来。”一些路面执勤
交警们都为女司机说话,他们觉得,跟男司机相比,女司机相对更
遵纪守法些,很少出现闯红灯、随意超车加塞等情况。湖北省高速巡警说:超速、酒驾、变道超车是引发事故最多的原因,而女司机很少超速行驶或是饮酒驾驶。此外,女司机系安全带比例明显高于男司机,从武汉市交管局一项
执法情况看,女司机不系安全带的比例仅占女司机总数1.5%左右,而男司机这一比例为5%左右。
越是自以为是的男司机,越容易出问题,而且更容易出大问题。
交通肇事的面孔还是以男性居多,酒驾、醉驾同样如此。在
重大交通事故当中,女司机的面孔几乎难以寻觅,调侃女司机显然是替众多男司机转移视线的策略。一说到女司机,某些人就开始摇头,说马路杀手有之,说不会停车有之,每逢遇到女司机出事,总有人逮着机会嘲讽:“又是个女的”。
男司机出事故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但人们并不会上升到整个男司机群体,也不会特意在司机面前加上个“男”来吸取瞩目。然而女司机鲜有的登上了新闻就被人拿来调侃,当做
茶余饭后的趣闻,并上升到了整个女司机群体,甚至出现了将男司机报成女司机混淆视听的新闻手法,这就是典型的
基本归因错误。
正如欧美对黄种人司机抱有偏见,常常一本正经的拿出各种数据资料和实验研究来论证黄种人天生生理方面具有劣势,不适合开车一样,Asian Driver的内核与中国对女司机的偏见是一模一样的。无外乎就是强势群体闲着没事想找个弱势群体提升一下自我优越感,“强势群体免责”和“基本归因错误”是各行各业、各方各面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就连弱势群体本身都难以幸免,只有不断加强民智水平和
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人性丑恶而产生的心理暗示。
释义
是对某一位女司机的称赞之词。
一般来说,大众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是“马路杀手(不会开车,易出事故)”,但前段时间网上传播一个视频是一个女司机在别人车子乱停乱放,停车位变的无法正常停车的时候,潇洒地倒车入库,但车停下后,却因旁边乱停放的车距离太近,女车主无法打开车门下车,只见女车主刷地就从车顶开窗跳出车,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利落帅气,身材和身手都很了得,所以被网友称赞,这才是女司机的本色啊!
其它意见
许多人认为,女性作为驾驶员,的确存在一些先天缺陷,否则不会经常出现那些极品失误。
开车作为一项有风险的交通行为,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性对驾驶安全影响很大,往往决定着潜在事故是否有可能发生。无论是先天所致,还是后天形成,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心理、习惯等方面都具备着差异。这方面特点对驾驶的影响,国内外一直都有进行研究。女司机的驾驶技术能力并不逊于男性,但是其心理素质具备很大问题。
男司机速度估计检测的合格率有84%,女性则只有71%。对复杂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复杂反应判断的失误次数较男性多,尤其是有蜂鸣器声音时,有的女性往往左右手和双脚同时松开,且在驾驶应激环境下反应不如男性积极。
以上这些性别差异其实都好理解,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谨慎、小心,过于谨慎的人不敢把车开的太快,面临突发事件和从未见过的复杂交通环境时,不敢迅速做出判断,害怕判断失误,反而束手束脚导致出现很搞笑的低级错误。男性相较女性而言,更为大胆、自信,面对突发状况时反而会更加得心应手,两种极端性格俨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反驳
分析了许多女性作为驾驶员的劣势,然而交管部门给出的统计数据可能让人感到惊讶,女司机在
严重事故方面的表现,比男司机要好得多。以2007年的北京为例,当年北京有139.8万女司机,占全体驾驶员总数的30.7%。然而,女司机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一般事故,总共只有176 起,仅占一般程序处理事故总数的3.3%。而造成了死亡的重大和特大事故中,女性
肇事24起,死亡24人,分别仅占当年事故总数、死亡人数的2.2%、2%。换言之,女司机肇事事故死亡人数仅为男司机的50分之1。这与女司机是马路杀手的结论简直完全相反。
或许有人怀疑这是因为女司机开车总时长要远远少于男司机的缘故,从案例数多得多的交通执法情况来看,不支持这个结论。2007年,北京市
机动车驾驶员受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386.3万起,其中女性驾驶员74万起,占19.2%,女性开车总时长不会比男性有几十倍的差距。即便考虑上大型车基本由男性驾驶的情况,女司机在严重肇事方面的记录也远比男司机来得好。
因此,恶意揣测女司机是因为人数少、不常开车导致肇事比例比男司机少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优势
为什么明明女司机的心理条件不如男性,却会出现女司机严重肇事的几率反而较低的现象呢?答案还是在于心理素质。
女性较男性更为细心,驾驶准备工作也更加细致周密,且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驾车行驶时不易厌倦,耐力更好,饮酒吸烟者也较少。此外,女司机系安全带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从交管局的执法情况看,女性不系安全带比例仅占女司机总数的1.5%左右,而男司机则为5%左右。相比起男司机,女司机开车也更加注重不要超速。女性的诸多优点都有利于行车安全,从而能减少严重事故的发生。
统计也表明,女司机因追尾、逆行导致的事故占女司机负全责事故的比例要低于男司机的相应比例。而倒车、溜车、开关车门、违反交通信号和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事故与女司机负全责事故的比例要高于男司机的相应比例。所以,给女司机带上马路杀手的帽子,既不符合事实,也非常不公平。
克服难点
当然,给女司机摘下马路杀手的帽子,不代表女司机在驾驶中存在的问题不应去克服。心理素质成问题的主要集中在新手司机里,对于经验不足者来说,女性在心理方面的问题确实会较男性更为突出。北京市某年统计表明,驾龄0~3年的女司机肇事极为突出,发生事故占所有女性肇事一般事故总数的42%,而死亡事故比例竟高达50%。放大到所有驾驶员来看,3年驾龄以下群体肇事的死亡总数不过占整体的25%到30%左右。这表明,新手女司机的确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对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司机特别是企业女司机增长十分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女司机数量已有1000多万。女司机的优点当然需要发扬,但新手事故多,心理素质不过硬等弱点,也应该及早改进。
对于新手女司机出事率高的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增加培训时长,增加考试的难度。在发达国家,往往是在驾校上了很长时间课才能拿驾照,一般人第一次都过不了,考官极严。而在中国,人多车多,考驾照往往都是靠钱就能摆平,只是为了需要才学车,能上路就行,这样出来的新手不成为马路杀手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