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
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
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
从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安培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认识磁场的方向性及磁感线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环形电流、
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磁感线,以及条形磁体和马蹄形磁体磁场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场的方向性。
奥斯特的发现并不是偶然性的,他于1812年便有了电磁之间是统一的想法,1820年春于他的讲座上当众展示,并获得了成功,奥斯特本人曾说他之后的三个月并没有做更进一步的实验,直到7月份才再度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并发表论文。
偶然性版本最早出现于Ludwig Wilhelm Gilbert的《Annalen der Physik》中,仅仅是希尔伯特加入的修饰性词语。1857年又在Hansteen写给法拉第的私人信件中出现,然而事实证明Hansteen当时并不在奥斯特身边。奥斯特本人也曾澄清过他的发现不是偶然。
由于地磁场的存在,要使磁针明显偏离原来方向,导线中必须通较强的电流(约5~10安),这样强的电流一般可以采取触接电池两极引起短路获得。因此,实验相当于电源外部短路,电源将受到损坏(干电池
内电阻较大,以使用干电池为好)。实验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仅仅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大电流而采取的变通办法。为保护电源,电路中应串联
滑动变阻器限流,而且通电时间要短。
奥斯特实验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1820年奥斯特做此实验前,人们对电和磁的认识一直是单独的、孤立的,奥斯特实验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电和磁的联系。从教学上讲,能否做好奥斯特实验是学生能否学好电磁学的关键。但教材对此实验的设计效果并不明显,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连接并放在演示磁针的上方,会发现磁针几乎不动,很多教师采用将演示磁针换成微型磁针来做此实验,通电后磁针转动但转动幅度仍不大。此种改进虽勉强可行,但降低了实验可见度,教师的演示有蜻蜓点水之感;再者用电池做电源,由于发生短路,用过几次就要更换电池,造成较大的浪费,因为学生电源有过载保护,也无法用学生电源代替电池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