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奤,拼音读作hǎ、pò、tǎi,是一个汉语汉字、多音字方言字,意思是是脸庞肥大,系贵州、关中等地区对脸大肉多的人的称呼。另外网络流行字还有囧、㚻、兲、烎、巭、靐、氼等。
基本释义
一、奤
1. 基本解释:奤pò:脸庞肥大。
2. 奤hǎ地名用字(奤夿屯Hǎ Bā Tún,地名,在北京市)。
3. 奤tǎi〔奤子〕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二、贵州方言,māng,一声,意思:称呼脸大肉多且雍容可爱的人,常含有喜爱的感情色彩贵州民间俗作“肉多”,上世纪五十年代贵州省惠水法院首次在文件通告中使用“奤”表示“mang”,后来逐渐认同了这一用法。
奤子:胖子。
“你家幺儿(年幼的儿女)的脸奤嘟嘟的,好可爱哦!”
三、关中方言,xīn,一声,意思:
1. 脸大的专用名词。
2. 有“二”的意思。引申义为“二求”“二杆子”,和这些相通,骂人或贬低的用。
例子:“这人满(man四声)奤的!(这个人好愣啊!)”
“这娃脸奤的!(这个孩子的脸好大啊!)”
四、安庆方言,hǎ,意思:(商品)质量差,(人)弱势或品德差、心眼坏。
例子:“这种是奤的,你要好的我给你从新找。”
“他这个人一贯怕狠的,欺奤的,很少有人跟他交往。”
“那个人奤得死滴,你莫跟他缠(你别跟他掺和)。”
古籍解释
集韵》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又《字汇补》胎上声。《菽园杂记》南人詈北人为奤子。
来源考证
奤(台)[tai音抬上声]言不正。见《玉篇》(《中华字海》422页)
tai《广韵》他亥切,上海透。[台咍]也作“咍台”。言语不正。(《汉语大字典》第1卷,695页)
奤[《字汇补》同歹切]犹侉,谓语音不正或与本地不同。多指操北方口音。奤子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二:“南人骂北人为奤子。”
赵元任钟祥方言记》:“奤,称北方人叫奤子。”(《汉语大词典》,1553页)
奤 tai,外地口音或说话带外地口音。例,撒一会津,卖一会呆,也见不上学蛮撇奤。(明·冯惟敏)(《古今汉语字典》,604页)
奤(tai胎上)亦作“呔”。方言。说话带有外地口音。(《辞海》,1627页)
中上古音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奤-解释.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5 19:20
目录
概述
基本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