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从大,亦声。小篆上为“亦”,下为
籀文“大”字;汉隶下讹变成“廾”;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写作“奕”。本义为大;由大引申为超过一般的,如姣美、娴熟、明亮等,又用于时间、时代方面,表示累、重,如“奕世”、“奕代”、“奕叶”等。
《
大雅》“奕奕梁山”,傳曰:“奕奕、大也。”《詩·周頌》箋云:“亦、大也。”叚亦爲奕。
又美也。《詩·
魯頌》:新廟奕奕。揚子《
方言》:奕,僷,容也。自關以西,凡美容謂之奕,或謂之僷。
又《增韻》:奕葉,累世也。舄奕,蟬聮不絕也。班固《
典引》:發祥流慶,舄奕乎千載。
又遊奕,神名。《
翰府名談》:𨻰堯咨泊三山磯。有叟曰:午日午後,舟行必覆。堯咨聽其言。是日,行舟者盡溺。復見前叟,曰:某江之遊奕將也,公位極人臣,故奉告。
又《雲笈七籤》:四梵天,元始曰常融天、玉降天、梵度天、賈奕天。註:賈奕,《
酉陽雜俎》作覆奕。
又《韻補》:叶於略切。音約。《詩·小雅》:憂心奕奕。叶上柏下懌。柏,音博。懌,音藥。○按《說文》奕在亣部,从大。《
六書統》改大作廾。《字彙》分見。自應以《
說文》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