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
安徽省宣城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奕世尚书坊。
胡炳衡宅属清代中后期建筑。
20世纪60年代,胡炳衡宅被火烧毁。
1997年,维修胡炳衡宅后室。
1986年10月,安徽省文物局拨款维修奕世尚书坊。
2004年,在原基址上修复胡炳衡宅。
建筑格局
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仿木结构,三间四柱五楼,高约10米,宽约9米。主体结构由四根立柱、四根定盘枋和七根额枋组成。整体结构用侧角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之。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雕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置火焰珠。主楼正中装置斜式“恩荣”匾,匾之四周盘以双龙戏珠纹。四根定盘枋起线两道,再饰以莲瓣纹。梁柱接点处用花牙子雀替装饰。额枋图案采用浮雕、镂刻、圆雕等工艺,刻划成鹍鹏展翅、仙鹤腾飞、太狮滚球、双龙戏珠等画面。北向中额枋的画面为山、水、亭、台、楼、阁、榭、桥;文武百官,各行其好,或弈林决雄,或书海探宝,或独钓河畔,或互论阴阳。奕世尚书坊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
胡炳衡宅
胡炳衡宅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主人为徽商胡炳衡,其子胡增钰,其孙胡锦涛同志。胡炳衡宅坐北朝南偏东5度,硬山屋顶,砖木结构,前厅后室,四围封砌马头墙建筑法式。前厅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东、西两次间各设房间一个;后部分敞开,不设楼。后室为三层楼三开间,前檐有一天井。室内撑拱、雀替等木构件雕饰精美,是典型的徽派住宅。该宅从建筑格调来看,当属清代中后期建筑。
文物遗存
石刻
奕世尚书坊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明代书法大家文征明手书。南向大额枋镂鲲鹏展翅,中额枋为仙鹤飞翔,小额枋为双狮滚球与双龙衔珠。北向大额枋镂双龙戏珠,中小额枋刻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两边间大小额坊有雄狮、麒麟、鹦鹉、天鹅等雕刻。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胡富,字永年,成化戊戌科进士。任官间,“遇事果敢,执法尤坚” 。后告老还乡。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谥号襄懋。嘉靖戊戌科进士。任官间,恰适倭寇猖獗,宗宪“运筹帷幄,辑剿兼施,率之刈群凶。海内静溢,厥功至伟”。
胡炳衡,徽商,祖孙四代,在江苏三泰地区开辟茶商贸易,历百余年商海沧桑,几经劫难与复兴,先后开设茶庄、茶栈。抗战以后,店业相继转营到上海等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私合营。
文物价值
奕世尚书坊结构比例优美,建筑水平较高;胡炳衡宅具有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装饰纯朴、雅致。二者是安徽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胡炳衡宅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山墙外,东、西、北各20米,南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奕世尚书坊保护范围:坊基外,东、西各3米,南12米,北至龙川溪北侧;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路程约13.9千米,用时约2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0 21: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