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浦大桥(Fengpu Bridge),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接
奉贤区与
闵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是
上海—金山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上海第一座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
建设历程
1986年6月10日,《奉贤动态》内参第七期向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奉贤人民要建黄浦江大桥的要求,上海市委办公厅在6月25日转载了这一条消息。
1988年11月,上海市城建设计院与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院受奉贤县人民政府委托,完成《奉贤黄浦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9年7月,经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估,同意《奉贤黄浦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必要建设奉浦大桥”的结论。
1992年12⽉4⽇,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奉浦大桥工程立项。
1994年年3⽉8⽇,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批复同意奉浦大桥初步设计;3月18日,奉浦大桥第一根水下钢管桩开锤打桩。
1995年7月28日,奉浦大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
1995年10月26日,奉浦大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典礼。
1996年9月20日,奉浦大桥完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10月26日,奉浦大桥经过一年试运行后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2002年12月26日,奉浦大桥被纳入A4(莘奉金)高速公路,今为上海—金山高速公路(简称“沪金高速公路”,编号:沪高速S4)。
2013年3月16日至3月31日,奉浦大桥桥面沥青铺装层实施维修。
2024年1月15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作业,随着合龙段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奉浦东桥跨黄浦江主体工程顺利合龙。
桥梁位置
奉浦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境内,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浦南地区闵行-奉贤西渡口下游1.5千米处,西距上游
闵浦二桥约1.7千米,东距下游
虹梅南路隧道约2.8千米;桥梁成南北走向,为S4沪金高速的一部分,与城市南北快速干道联接。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奉浦大桥由主桥和两岸引桥以及桥墩等组成;主桥路段呈北至南方向布置。
设计参数
奉浦大桥全长2201.8米,主桥跨径组合为545.3(85.15+125+125+125+85.15)米,主桥宽18.6米,设4条车行道。主桥于黄浦江航道有3个通航孔,副通航孔净高18米,净宽105米;主通航孔净高28米,净宽60米,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桩基采用直径900毫米钢管桩,桩长63米,桩尖设计标高-60米,单桩容许承力6000千牛,在125米的1/2长度内共分17个节段,其中中孔合龙段长2.0米。全桥共布置纵向预应力钢束1342束,采用直径15.24毫米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标准强度为1860兆帕。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2年12月,奉浦大桥是沪金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收费通行,上海市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如下:
通行事项
截至2022年12月,奉浦大桥限速100千米/小时。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由于奉浦大桥位于黄浦江中游,属于强感潮河流,水流具有涨落分明的往复特性,桥址附近最大流速可达到1.6米/秒,平均潮差1.15米。设计要求、水文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大量运输船队频繁穿行的现场情况给施工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为了不影响黄浦江航运,施工人员决定采用半封航形式,利用打桩架高为80米的打桩船进行沉桩;同时,采用桩内水冲法吸泥工艺,解决桩内取土的问题。另外,施工人员还自行设计、安装大型钢套箱,采用水下封底混凝土止水等施工工艺,最终提前10天工期,高速、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荣誉表彰
文化特色
1995年5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即将建成的奉浦大桥题写桥名,桥名题词共有两幅,由中共中央秘书局发函至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中共奉贤县委办公室。之后江泽民的题问不仅镌刻大桥正上方,而且还在大桥通车典礼等活动中所用的礼品上也广泛使用。两幅题词一为横写条幅,高43厘米、宽138厘米;另为纵写条幅,高138厘米、宽43厘米。事后由奉贤县档案馆装裱收藏,一直是馆藏珍品。江泽民的题词极大地鼓舞了浦江尤其是奉贤人民,也为奉浦大桥最终落成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价值意义
奉浦大桥建成,改善闵行、西渡的交通,缩短奉贤和市区往返时间,改善投资环境,土地使用价值增值,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大桥投资费用,通过车辆过桥收费,可逐步收回;并为黄浦江上游增添一处标志桥梁建筑新水平的现代景观。(奉贤文史 评)
奉浦大桥的建成通车,对于加快奉贤、金山以及整个杭州湾北部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智慧生活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