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夜应令
南朝梁庾肩吾诗作
《奉和春夜应令》是南朝梁庾肩吾所作的一首宫体诗,描写春夜的动人景色。
作品全文
春牖对芳洲,珠帘上钩
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讵假西园燕,无劳飞盖游。
作品赏析
与太子唱和的诗为“应令”。就诗题看来,首先是萧统(昭明太子)作了一首《春夜》,而后萧纲和了一首《春夜应令》。而作为萧纲老师兼臣僚的庾肩吾再与萧纲唱和,故诗题为《奉和春夜应令》。庾肩吾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诗风较为老练,个别句子甚至称得上雄健有力,即使是典型的宫体题材作品,他的写景状物也不过分流于绮艳,没有那么浓的脂粉气,此诗便是一例。
本诗如题,描写春夜的动人景色。首先假借一位虚拟的女主人公开篇,“春牖对芳洲珠帘上钩。”尽管不能游春赏景,然而春光是那么的诱人,而她的窗户又正对着芳草萋萋的水间小洲,于是这静处深闺的丽人,也禁不住春色的撩拨,皓腕轻举,将珠帘搭上帘钩,凭牖凝睇——下文无限景致,因此勾起。宫体诗写景好似欣赏画卷,开篇总要挑一个立足点,不过,这里的丽人和春景相互映衬,倒也能增添诗的柔美情致,与全诗的情调并不不协。
烧香夜漏刻烛更筹。”上二句点“春”,这二句点“夜”,暗透时光的流逝,侍儿燃起了炉中檀香,丽人方才从久久凝眸中回过神来——漏壶的浮针,告诉她已是夜分了,夜又渐渐深了,随着一阵阵打更的竹签的敲击声,闺房中蜡烛身上刻的印痕,也一节节溶去了。这两句对仗工整,香烛氤氲,仍体现出诗的清曼格调:“知”、“验”二字,又暗点出丽人深心:漏声滴滴、更声阵阵,渲染出清夜的气氛,遥接下句,这些虽非全诗的重心,但已然可见诗人的功力。
“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这二句说天禽星和织女星在闺房的楼阁上一隐一现,依然承上二句点出时间推移;同时,又将场面由室内暗度到室外,引出下文。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丽人的眸光由星宿流转至月亮,那月色如水,亮如白昼,令人怀疑夜已悄然而去;再看远方,只见树木稀疏,犹如秋天不告而至。这两句都堪称佳句,后一句好似与春夜不符,实际上正是诗人的大胆想象。春天本应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但在夜里,繁花的姹紫嫣红都失去了鲜明的色彩,月光中远远看去,万树桃李唯有枝干可辨,整个林子也变得疏淡了,仿佛又回到了秋天叶落的时节。
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这二句仍是遥望中所见。月光射到水面,水光再反射到石壁上,那悬在壁上的波光,随着水波的起伏而跳荡,夜色朦胧中仿佛石壁在摇晃。远山上树木葱茏,那翠色似乎要流下山来,使江水更添几分绿意。这二句写春景绮而且奇,甚觉空灵。宫体诗惯于将实体虚化为光影色彩,这里也是用这种手法,把春水、山树,在飞动流荡中溶为一体,令人生春色无限之感。
于是结句感叹“讵假西园燕,无劳飞盖游”。曹植《公宴诗》云“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这里反用其意,说今日的良辰美景,胜似草坪(即“公子”)的西园宴会,结句以曹氏兄弟比喻萧统、萧纲,十分贴切,也合符“应令”之体。至于首篇出现的丽人,到这儿就顾不上了——她本身只是一件道具罢了。
名家点评
清人沈德潜称赞此诗“写景娟秀”(《古诗源》),实非过当。此诗在宫体诗中,应是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随府授宣惠参军,历中郎云麾参军,并兼记室,及王为太子,兼东宫通事舍人。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领荆州大中正,迁中录事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0 11:29
目录
概述
作品全文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