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状穗莎草
莎草科莎草属植物
头状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 L.)是莎草科莎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95厘米,钝三棱状,基部稍膨大;秆呈钝三棱状,基部稍膨大;叶短于秆,叶鞘长,边缘粗糙;小穗多列,紧密排列,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翅;鳞片疏松排列,近长圆形;雄蕊花药短,长圆形;小坚果长圆形,花期6-10月;果期6-10月。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具须根。秆散生,粗壮,高50-95厘米,钝三稜形,平滑,基部稍膨大,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4-8毫米,边缘不粗糙;叶鞘长,红棕色。叶状苞片3-4枚,较花序长,边缘粗糙;复出长侧枝聚繖花序具3-8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12厘米。
穗状花序无总花梗,近于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厘米,宽6-17毫米,具极多数小穗;小穗多列,排列极密,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稍扁平,长5-10毫米,宽1.5-2毫米,具8-16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排列疏松,膜质,近长圆形,顶端钝,长约2毫米,棕红色,背面无龙骨状突起,脉极不明显,边缘内卷;雄蕊3,花药短,长圆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较短。
小坚果长圆形,三稜形,长为鳞片的1/2,灰色,具明显的网纹。花期6-10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头状穗莎草多生长在水边沙土上或路旁阴湿的草丛中。
分布范围
头状穗莎草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分布于欧洲中部、地中海区域、亚洲中部地区、亚洲东部温带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
繁殖方法
头状穗莎草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头状穗莎草全草可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平。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
经济价值
头状穗莎草茎嫩叶时可作饲料,茎秆可供造纸。
参考文献
Cyperus glomeratus Linn. Cent. Pl. II (1756) 5; C. B. Clarke in Journ. Linn. Soc. Bot. XXI (1884) 141, XXXVI (1903) 213 et in Bull. Acad. Int. Geogr.Bot. XIV (1904) 201; Diels, Fl. Centr. -China (1905) 6; Courtois in Belval, Fl. Ngan-hoei (1906-22) 144 et in Mem. Hist. Nat. Chinois, Musee Heude VI (1920) 114; Matsuda in Bot. Mag. Tokyo XXVII (1913) 101; T. Tang in Bull. FanMem. Inst. Biol. III (1932) 135 et 149; Kitagawa. Lineam. Fl. Mansh. (1939) 114;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101, IV, 20 (1935) 147.
参考资料
头状穗莎草.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头状穗莎草.植物智.
头状穗莎草.植物智.2023-04-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