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磺啶又名磺吡苄头孢菌素。钠盐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1%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7)、甲酰胺,几乎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紫外吸收光谱262~264nm,旋光度+16.5°~+20.0°(c=10,水)。由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制得。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为绿脓杆菌感染专用药。适用于绿脓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肺炎、烧伤感染、肾盂肾炎、角膜溃疡等。制剂有粉针剂。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头孢磺啶
中文别名:磺吡苄头孢菌素; (6R,7R)-3-[(4-氨基甲酰基吡啶-1--1-基)甲基]-8-氧代-7-[[(2R)-2-苯基-2-磺酸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
英文名称:cefsulodin
英文别名:(6R,7R)-3-[(4-Carbamoylpyridin-1-ium-1-yl)methyl]-8-oxo-7-[[(2R)-2-phenyl-2-sulfoacetyl]amino]-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ate; sulcephalosporin; Pyridinium,4-(aminocarbonyl)-1-[[(6R,7R)-2-carboxy-8-oxo-7-[[(2R)-phenylsulfoacetyl]amino]-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3-yl]methyl]-,inner salt; CEFSULODIN; 4-carbamoyl-1-[(6R)-2-carboxy-8-oxo-7t-((R)-2-phenyl-2-sulfo-acetylamino)-(6rH)-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3-ylmethyl]-pyridinium betaine;
CAS号:62587-73-9
分子式:C22H19N4O8S2
结构式:
分子量:531.53800
精确质量:531.06400
PSA:227.390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钠盐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
储存条件:0-5ºC
CAS 数据库 :62587-73-9(CAS DataBase Reference)
安全信息
危险类别码:R20/21/22; R36/37/38
安全说明:S26; S36
危险品标志:Xn
药理作用
该药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高,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低于头孢噻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杆菌、莫根变形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但在高度耐羧苄西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和TEM-1型β-内酰胺酶作用下可缓慢水解。
药代动力学
肌内注射0.5g,Cmax为20.1mg/L;于1h内静脉滴注2g,滴注结束时的血药浓度为120mg/L;静脉注射1g后10min的血药浓度为94mg/L。血清半衰期约2h,2h尿排出量为55%~73%。
适应症
临床上用于治疗铜绿色假单胞菌所致的败血症、呼吸道或尿路感染,对手术感染的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禁忌
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新生儿禁用肌注。幼儿以及对局麻药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偶可致过敏,必要时可用300~500μg/ml浓度的药液进行皮试。大剂量静注罕见血栓性静脉炎、血管疼痛等症状。罕见念珠菌病、维生素K和维生素B缺乏。
不良反应
该药副作用较少,可见药疹、发热和轻度血清转氨酶升高。偶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红细胞和粒细胞减少。
用法用量
每天0.5~1g,分2~3次给予,重症每天可用6g,分3次给予。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头孢菌素、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可造成肾损害,应避免同时使用。
专家点评
头孢磺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第一个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磺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比磺苄西林强10倍左右,比羧苄西林强16~32倍。其抗菌作用与庆大霉霉素、地贝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临床应用于青霉素和庆大霉霉素治疗无效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国内报道,320例各种感染患者应用头孢磺啶,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1次0.5~1g,每天2次。结果有效率为54.1%。对单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有效率为59.6%,细菌学清除率为61.3%。混合感染的有效率为40%,细菌学清除率为72.2%。国外报道,49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应用头孢磺啶,总有效率为58.9%,其中菌血症有效率为75%,肺炎有效率为63.2%,支气管炎有效率为50%,支气管扩张感染有效率为66.7%,肾盂肾炎有效率为52.4%,膀胱炎有效率为54.4%,前列腺炎有效率为68.2%。另对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7例应用头孢磺啶后有效率为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