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脸专用来表现那些擅权害人的宦官。太监脸脸谱: 此谱为《黄金台》伊立,仿郝寿臣笔法。郝寿臣的这个太监脸和他的重排老戏《捉放曹》曹操、《忠孝全》王振、《应天球》周处、《白绫记》李七等脸谱都是他的杰作。他勾的白脸伊立和红脸王振大同小异,都是立眉大眼,额勾舍利光,不勾鼻窝,勾嘴形、法令纹,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人物的狂傲专横。此谱曾收入他出版的《
郝寿臣脸谱集》。
太监脸,京剧脸谱的一种。太监原不勾脸,《打龙袍》剧中的陈琳。自演八本《忠孝全》,剧中太监王振,原系揉脸,因平寇有功,改勾红脸。据说这是太监勾脸的开始。刘瑾因《法门寺》一案,偶施善政,亦勾红脸。此后,《凤还巢》剧中的周监军,《彭公案》剧中的梁九公,均模仿王振而勾红脸。又因太监音貌近于女性,所以勾棒锤眉(即中间粗,下端略呈尖圆,上端很尖,形似棒锤之短眉,以区别男性之剑眉)、黑细眼窝、小嘴,遂成定例。
脸谱是由“代面”(即面具) 演化而来,“代面”起到在
战争中威吓敌人的作用,后被用到了舞台上。在
南北朝和隋唐 (公元420年 907年) 乐舞节目里就有了“ 假面歌舞 ”。 到了
宋代(公元960年 1279年) ,随着戏曲发展,为了方便演员,就将
油彩直接勾书在脸上,就成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为使离舞台较远的观众清楚地看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是有必要的。早期的脸谱只用黑、白、红三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后经几代戏曲艺术家的改造加工创新,色彩愈来愈丰富,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那些擅权害人的
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诈;菜刀眼窝暗寓其渔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谲诈残忍的性格;脑门勾个圆光,以示
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色彩多用白、红两种。如
刘瑾、伊立等。
“太监脸”基本也是整脸的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眉、眼、鼻、口等各个部位表现太监特点。勾法有揉色和填色之分,所以主色效果又有不同。
黄金台中的伊立填油白色脸以象征其飞扬跋扈的性格;《法门寺》中刘瑾揉红脸,则是写实的肤色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