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词五首
宋代苏轼词作
《太白词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作品述写整个祷神求雨迎送太白山神的全过程。第一首写求雨前的天象及求雨者的迎神心态;第二首写迎神求雨时的天象及巫师们的行为;第三首写迎神降雨前后的情景与人们喜雨的欢乐;第四首写祈神降雨以后的情景及人们准备送神的盛况;第五首写祷神求雨应验,迎送太白山神的心情。五首作品内容上相互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作品原文
太白词五首(并叙)1
岐下频年大旱2,祷于太白山辄应3,故作《迎送神辞》一篇五章。
雷阗阗4,山昼晦5。风振野,神将驾6。载云罕7,从玉虬8。旱既甚,蹶往救9,道阻修兮10。
旌旗翻11,疑有无12。日惨变,神在涂13。飞赤篆14,诉阊阖15。走阴符,行羽檄16,万灵集兮17。
风为幄18,云为盖。满堂烂19,神既至。纷醉饱20,锡以雨21。百川溢22,施沟渠23,歌且舞兮。
骑裔裔24,车斑斑25。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26,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27,千里肃兮28。
神之来,怅何晚29。山重复30,路幽远31。神之去,飘莫追。德未报,民之思,永万祀兮。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岐山地区连年大旱,人们向太白山神祈祷就很灵验,因此创作《迎送神辞》一篇五章。
雷声阗阗,岐山在白天里都是暗的。大风摇动整个原野,太白山神即将驾临。举着旌旗,跟随此龙。旱情已经严重了,我们竭尽全力前往制止,可路途阻隔遥远。
龙旗飘动,好像云雨不断变化。太阳突然急剧变暗,太白山神正在路途上走。云飞得像红色的盘香缭绕,发出阊阖的西风声。巫师烧符装神弄鬼,假装到阴间去为生人祛灾祈福,还擂鸟羽以示紧急传递文书,众神都聚集起来参加接受祷雨祭祀啊!
风作篷帐,云作遮盖。整个祈祷场地光大明亮,太白山神已经降临。众神陪同太白山神酒醉饭饱,赐予恩雨。众多河流顿时溢漫起来,布满了沟沟渠渠,求雨者们载歌载舞以喜雨。
队伍络绎不绝以次渐进,车辆呈现着斑驳的色彩。求雨队伍里的鼓声和箫声发出悲壮的声音,太白山神想返回神宫去。成群车子行进时奏起了得胜的欢乐歌曲,隐隐传入林木山谷中。拘捕那些作恶的妖魔,返回来奏凯报捷,广袤的大地上平安无事。
太白山神的降临,不要说因来得太晚而悔恨。太白山重重叠叠,上山曲径通幽,深旷无人。太白山神离去,飘忽不定,不可追寻。太白山神之恩德还未酬报,百姓会永世怀念祭祀。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十一月,苏轼赴任陕西凤翔府通判。苏轼到任后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可凤翔府地区连年干旱。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三月七日,苏轼赴郡县太白山求雨;三月十九日,又代凤翔太守宋选作《乞封太白山神状》;九月九日,诏封太白山神为明应公,重修其庙,苏轼亲往祀之,作“太白山封明应公文”,复作《太白词五首》。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第一首写求雨前的天象及求雨者迎神心态。开头四句,写求雨前所听、所见之天象。以“雷”之声音,以“山”之色彩,以“风”之威势,渲染了雷雨欲来风满山之气氛,烘托出求雨者的一种美好愿望,在旱愁中寄太白山神亮出降雨的一种希望。
五、六两句,写求雨者的迎神仪式:官员们及其求雨者高扬着旗帜,如“玉虬”般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奔赴太白山。“载”字表现了旗帜如林的盛况,“从”字体现了随从人员的繁多。从上亦不难看出人们对于迎神祷雨的虔诚心态。苏轼也无法摆脱传统民俗习惯势力的成见,自然也是如此。
最后三句,笔锋一转,描绘出求雨者迎神的抑郁心情。面对“旱既甚”的凤翔诸地,苏轼仍率领百姓坚定“蹶往救”。心愿是善良的。由于包括苏轼在内受到当时科学视野的局限,认为自然的主宰是天神、山神,而不是人,所以苏轼最后不得不发出深长的哀叹:“道阻修兮。”
此篇先写祈神求雨前的雷、云、风的景象,一扬。再写祈神求雨人行进时队伍的盛况,又是一扬。最后写祈神求雨者的心态。旱——救——阻,则是一抑,为以后的写作留下了承启的伏笔。
第二首写迎神求雨时的天象及巫师们的行为。开头两句,描写迎神求雨队伍声势和人们的心态:龙旗飘扬,浩浩荡荡的求雨队伍奔赴太白山。一个“翻”字将求雨队伍的盛况生动传达。苏轼此时头脑里闪出一个疑念:祈神求雨此事,自古以来,像有像无。所谓“有”,指旱、雨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所谓“无”,指旱、雨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作为宋代的地方官员,苏轼尚有如此的辩证唯物观,以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宇宙观来对待祈神求雨一事,殊属难能可贵。
三、四句,写苏轼视天象而产生的臆念:因为‘旧渗变”,所以“神在涂”。“惨”字一出,渲染了神的迅速赶路的急迫心境。
五、六句,写天象巨变,臆念益深。只因云飞如“赤篆”香烟缭绕,一种被视为巫风的西风、秋风发出阊阖的声音。前面六句都写天象是实,写人的臆念是虚,虚实相生,构成该词意境,也为最后三句作了铺垫,显示着迎神求雨的时机成熟了。
最后三句就写巫师出马,众神附从。烧符跪拜,装神弄鬼,头插羽毛,急速行动,去到阴间,传递文书,祛灾祈福。这等神圣、威严的形式,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自然也是可笑的。
此篇描写了乌云蔽日“走阴符”,巫师求雨的场景。苏轼写祈神求雨是写实的,希望能求雨成功,解救百姓的苦难,这种产生的臆念是唯心的。
第三首写迎神降雨前后的情景与人们喜雨的欢乐。开头两句,以比拟手法,幽默生动地描绘了迎神求雨场面与气氛:“风为幄,云为盖”,天空旷远,风起云涌,如同篷帐之类笼盖着大地,这给求雨者一种良好的预兆。这种渲染之笔,为第三、四句写迎神求雨的人和降雨的神作了心理上的铺垫:在“满堂烂”的美好氛围下,迎来了太白山神的到来。祷神官员及百姓眼前闪亮希望,而神也得到了“满堂兮美人”,“烂昭昭兮未央”(《楚辞》)的愉悦。
五、六句,将迎神求雨气氛升高了一层:众神陪同太白山神痛饮,纷纷“醉饱”,而后“锡以雨”。连苏轼在内都坚信神有如此降天的本事,自然五体投地。
最后三句,写迎神降雨进入了高潮。“油云蔚兴,化为大雨。”凤翔地区的“百川溢”,岐下终于“施沟渠”,大地复苏。面对这种祷雨应验的场景,百姓放声高歌、手舞足蹈。
由于一次偶然的求雨应验,竟让苏轼深信不疑地说看见了“神既至”,因而词兴大发。写山神纷纷醉饱,写百姓载歌载舞,可谓虚实相生。
第四首写祈神降雨以后的情景及人们准备送神的盛况。第一、二句写送神队伍的浩大声势,“骑裔裔”,车水马络绎不绝。“车斑斑”,车骑成行,明亮斑驳。
第三、四句,写送神盛况,“鼓箫悲”,鼓瑟齐鸣,箫笳悲壮。太白山神,得胜回宫。
第五、六句,写送神队伍的浩大和路线。“轰振凯”,群车行进,其声如轰轰然,扬起乐声,隐人山林,一片壮观景象。
最后三句,写太白山神的神功与美好的结局。“执妖厉”,让旱魔“妖厉”早日离开凤翔地区。求雨队伍奏凯报捷,“千里”之地庄稼有望。文字上歌颂太白山神之功德,事实上告白自己爱民恤民、抗旱救灾的赤子仁心。
至此,整个迎神求雨过程宣告结束。随着天象、求神的官员和百姓们队伍的变化,突出叙述了神将驾——神在途——神既至——神欲还迎神的全过程,进而推出了苏轼心目中的美好结局以及美好愿望。
第五首写祷神求雨应验,迎送太白山神的一种心态。前两句先是慰谢之辞。太白山神来到这里,不要说因来得太晚而悔恨,来得正是时候。苏轼用一句“怅何晚”的反诘句,更加突出苏轼对山神的感戴之情。
第三、四句,写对太白山神的祝福,山神你好好地走,“山重复,路幽远”,一路艰辛,多加保重。进一步反映了苏轼对山神的虔诚之心。
第五、六句,奉劝崇拜者、祭祀者们:“神之去”,你们“莫追”。今日你不惊忧,日后山神会有求必应,你能安居乐业,岁末定将丰收。
最后三句,集中反映了苏轼的有神论世界观。苏轼站在与山神对话的角度说:“德未报”,是憾事,“民之思”,是本情,百姓将“永万祀兮”,还将立坛宇,朝暮敬祀,永世不忘。
全篇虽然写整个祷神求雨迎送太白山神的全过程,但也集中反映了苏轼复杂的世界观。兼济天下的爱民思想,拯救旱情的祷神意图,有德必报的祀神观念,都非常巧妙地统一于一身。只因苏轼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其所叙所传神灵内容是不可取的。
名家点评
王文诰:此五章,从《有駜》化出,晓岚谓仿汉《郊祀》诸歌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18:3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