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红杉是松科落叶松属的乔木。株高可达25米,胸径约80厘米;树皮灰色至暗灰褐色,或稍带黑色,裂成薄片状;小枝下垂,当年生长枝淡褐黄色、淡黄色或淡灰黄色,冬芽近球形,基部稍宽,外部芽鳞褐色或淡褐色,三角状卵形;雄球花卵圆形,雄蕊黄色,雌球花和幼果淡紫色,卵状矩圆形,苞鳞直伸,先端急尖;叶倒披针状窄条形;球果卵状矩圆形,种子斜三角状卵圆形;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松科落叶松属的乔木。高达25米,胸径约80厘米;树皮灰色至暗灰褐色,或稍带黑色,裂成薄片状;小枝下垂,当年生长枝淡褐黄色、淡黄色或淡灰黄色,二年生枝灰色或暗灰色;短枝直径3-4毫米,深灰色,顶端叶枕之间有较密的淡黄色短柔毛;冬芽近球形,基部稍宽,外部芽鳞褐色或淡褐色,三角状卵形,具背脊,先端长尖,边缘具睫毛。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5-3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尖或钝,两面中脉隆起,上面中上部或近先端每边有1-2条白色气孔线,下面沿巾脉两侧各有2-5条白色气孔线。着生球花的短枝通常无叶;雄球花卵圆形,长约1厘米,有梗,常下垂,雄蕊黄色;雌球花和幼果淡紫色,卵状矩圆形,苞鳞直伸,先端急尖。球果卵状矩圆形,长2.5-5厘米,径1.5-2.8厘米,种鳞较薄,成熟后显著地张开,中部种鳞扁方圆形、倒三角状圆形或近圆形,长宽几相等或宽大于长,长约1厘米,宽1-1.3厘米,先端宽圆,稀平截而微凹,鳞背近中部有密生平伏长柔毛,苞鳞较种鳞为长,直伸不反曲,长约1.5厘米,下部较宽,中部微窄缩,中上部近等宽,先端平截或稍圆,中肋延伸成长急尖头;种子斜三角状卵圆形,长约3毫米,连同翅长约8毫米,种翅淡褐色,宽约4毫米,先端钝圆。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太白红杉的分布区的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温低于8℃,最低温-20℃以下,年降水量840--960毫米,多集中于秋季。土壤为生草灰化土,土层通常较薄,厚约6--20厘米。太白红杉为阳性树种,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多组成单纯林,位于山地灌丛草甸之下,是秦岭山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或在海拔稍低之处,与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粗皮桦Betula utilis D.Don、
香柏Sabina pingii var. wilsonii (Rehd.) Cheng et L.K.Fu、高山柏S.squamata (Buch.--Ham.)Ant.等组成针阔混交林。太白红杉因生长于高寒地带,立地条件严酷,林木生长期短,生长缓慢,林带上段的林木生长极差,常匍匐地面。生于海拔2600-3500米的高山地带。
太白红杉为中国特有种,是秦岭山区唯一生存的
落叶松属植物。对研究秦岭植物区系和落叶松属地理分布有科学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2×2列联表的Fisher精确检验,研究了太白红杉群落中44种植物(共946个种对)的种间关系。结果有33个种对正关联,12个种对负关联(P<0.05或P<0.01)。另外,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刻划了种对间的数量变化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有31个种对呈显著正协变,5个种对呈显著负协变;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有30个种对呈显著正协变,5个种对呈显著负协变,并分别计算出了其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太白红杉群落种间关系较为简单,但草本层物种间连接相对较为复杂,灌木层次之。乔木层中,太白红杉和
巴山冷杉呈显著的负协变效应。
渐危种。仅在秦岭中部高山地带有成片纯林或小块天然林,其余均呈星散分布,除光头山和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之处外,其余各地多遭人为破坏。因天然繁殖能力较弱,植株数量不易增多,急需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