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珊瑚礁
地质地貌
太平洋珊瑚礁(Pacific coral reef):在太平洋的中部和西部。依其特征可分为岸礁堡礁环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由造礁珊瑚和造礁藻类形成的珊瑚礁以及丰富多样的礁栖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的集合体。它们的种类丰富、形态多样、生命活动旺盛,珊瑚礁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非常丰富多彩,从低等的单细胞藻类到种子植物的红树,从原生动物到鱼类、爬行类都有。
形成变迁
1842年,达尔文提出的珊瑚礁成因的“沉降说”认为,珊瑚礁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育阶段: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
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泻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泻湖的环礁。这一理论的地质背景是火山岛不断下沉,所以又称为“礁基沉降说”。达尔文还指出,某些环礁可在平坦的沉降台阶上形成,不必经过堡礁阶段;浅滩可直接由珊瑚生长发育成环礁,而无需发生沉降运动。沉降说将珊瑚礁三种主要类型密切联系成一完整的发生系列,获得不少学者的支持。1950-1952年在马绍尔群岛埃尼威托克环礁钻探,分别在 1267米和 1405米遇到玄武岩基底。由于珊瑚只能生长在浅水区,可见生长基底曾下沉1000余米。对于大洋环礁来说,沉降说是可信的。
美籍加拿大学者R.A.戴利(1915)则强调冰川控制海平面变化,并对珊瑚礁发育产生影响,提出有关珊瑚礁成因的“冰川控制说”,认为冰期时海面下降100米,使出露的珊瑚死亡,当时水温低,泥沙量大,珊瑚不能生存,已有的岸礁遭毁坏,滩地被削平到冰期时的海面高度。冰期后,海面上升100米,环境适合珊瑚繁衍,它们在冰期时形成的夷平台地上生长,一般是外缘更适合珊瑚繁殖,因而增长快,逐渐形成堡礁和环礁。戴利认为,冰川控制说能更好地说明泻湖所具有的浅而平坦特性。但这一假说难以解释钻探揭露的厚逾千米的珊瑚礁体。
1935年,美国学者J.E.霍夫迈斯特和莱德提出关于环礁成因的“先成海台说”,但只能说明某些小而薄的礁体的成因。1947年,荷兰地质学者P.H.奎年将沉降说和冰川控制说结合考虑,提出“冰期成因沉降说”,认为沉降说是正确的,但冰期海平面下降对珊瑚礁确有侵袭作用,对礁体的表面形态特征有显著影响。由于珊瑚礁的成因是复杂的,要圆满解释所有珊瑚礁的成因,还有待进一步努力。珊瑚从古生代初期开始繁衍,一直延续至今。珊瑚属种多,演化快,常成为划分地层的依据。造礁珊瑚对环境要求严格,只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中,而且随着纬度升高,其属种减少,生长率变慢,因而又可作为判断古气候、古地理的重要标志。某些属种的造礁珊瑚,每年会象树木年轮那样留下生长线,因而可将其当作“生物钟”。寒武纪期间年生长线为424-412条,奥陶纪为412-402条,泥盆纪为410-385条,石炭纪为390条左右,三叠纪 381条左右,现代为365条左右,这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有力证据。
地理位置
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以东,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赫布里底岛以西,所罗门群岛以南。南北长约2250千米,东西宽约2410千米,面积4791000平方千米。南纬20°以北的
海底主要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罗门海沟深7316米,新赫布里底海沟深7662米。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其中以大堡礁最为著名。大堡礁沿澳大利亚的东北岸延伸,长近二千千米,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13:42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