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
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中国古代盛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北宋哲学家
张载用“太和”一词形容气的絪(yin带绞丝旁)缊(yun)未分的状态,即
阴阳二气矛盾的统一体。太,通“大”,至高至极。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冲和之气;“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将“金、木、水、火、土”这
五行称为“ 元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这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
西安孔庙太和元气坊 位于西安孔庙(即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而西安孔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
崇宁二年(1103)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林、府学同在一处。
据《京兆府重修府学记》碑载,这时的文庙:“总五百楹,宏模廓度,伟冠一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西安府学文庙记》云:“扩其旧址,首建大成殿七间,崇四丈有五、深五丈,袤九丈有二。两庑各三十间,崇深视殿半之,袤且数倍。次作戟门,又次棂星门,又次文昌祠,七贤祠、神厨、斋宿房、泮池……。”加之明
万历二十年(1592)增建的“太和元气坊”及清代构建的七座碑亭,基本上构成了今日西安孔庙的建筑格局。其中孔庙最主要的建筑大成殿,是一座宏伟的明代庑殿式建筑,可惜于1959年毁于雷火。贯穿于中轴线上的孔庙其它建筑如两庑、戟门、棂星门、泮水桥、太和元气坊、碑亭等建筑至今还保存完好。其中的戟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仍保持着明代建筑的显著特征。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当时的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取“合会大利,利贞万物”之意。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清代时便给西安孔庙加了围墙,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太和元气坊”南面的墙被称作“塞门”,也叫“影壁”,墙外侧刻有清末著名书画家刘晖书写的“孔庙”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