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仙
攸县的山峰
太和仙,攸县最高峰,海拔1405米,山顶延绵几十里高山草甸,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鸾山、银坑和茶陵交界之处。攸县的山脉是罗霄山中段武功山西南端余脉的延伸,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余座,境内山峰挺拔,各具其秀。太和仙应该属于武功山的余脉,山势与武功山极为相似,从山脚开始,虽无武功山的险峻却也有些陡峭。其山林深树古,风景天然,天开神秀,仙风岚气为一佛道教圣地。山下林木繁茂,穿林而上;山上灌木丛生,小道悬崖,山顶则稍为平缓,云雾升腾。登临峰顶,一览众山,心旷神怡,得以明志,得以抒怀!太和仙的甘泉滋润,虽年年夏天干旱,但山水从未间断;有高山庇护,虽历经乱世而鲜有骚扰,山青水秀,物产丰饶,民风淳朴,外乡之民或受天灾,或遭人祸,都将此地作为避难首选之地,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衡山为中国南岳,海拔只有1200多米,太和仙却有1405米。太和仙附近方圆几百公里的山区,动植矿物资源以及人文故事传说资源都很丰富。并且在太和仙的山区里还居住着不少客家人。山上原有的太和仙观于“文革”时被毁,现仅存遗迹。
太和仙属大鸟山。大鸟山,因有大鸟翔集得名。山顶有凤仙祠,相传当地有凤仙神,最显灵验。唐时邑人彭漕通(彭氏迁攸始祖,彭天益祖父),曾官至淮东提举,归乡后在大鸟山顶建祠以祀。
山顶太和仙观建于唐宪宗时期(806~820)。这太和仙观大致就是旧志中记载的凤仙祠。观内供奉洪氏娘娘。传说当地曾有椿象(俗名臭屁虫)为害,人们不堪其扰,洪氏娘娘为民消灾,把臭屁虫赶至太和山顶歼灭。民众感谢她,在山顶上立庙奉祀。现今,在春季繁殖时节,在太和仙观可以见到密密麻麻的臭屁虫布满墙壁上,十分恶心。祠宇就地取材,土石为之,极为简陋。后乾隆、嘉庆、咸丰年间多次修缮,现今仍香火不断,尤以农历七月初一为盛。攸县、茶陵附近民众纷纷上山贡敬香纸,顶礼膜拜。观边有一井,水流不大,长年不竭。2009年攸、茶二县邻近民众集资整修为3间砖石房,用水泥梁,加盖水泥预制瓦。2012年5月,当地农民娄仲生等5人捐资铸造了一口铜钟。娄仲生题句镌于钟体,词曰:“登山上青霄,回首大地,是谁把攸茶二县和盘托出;举头近红日,寄宿乾坤,待我把白云明月信手拿来。”文虽不是出自名人高手,但显其峰之高巍,吐其人之气概,亦算很有神韵。
太和仙山脚下有一个深山小村落----上垅村上坪组。别看它是罗霄山脉中段、攸县茶陵边界的山区小村,民房建筑虽不怎么新潮,但风景却是格外的好。一接近这个小山村,就被它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如海的竹林,自由散漫的牛羊,清澈见底的溪水,层层上升的梯田,3000多年的古红豆杉群,以及进村入组的水泥硬化公路所折服。不少奇花异草,那是从未见过。可以说这里是山清林深、古树参天、水秀沟奇、民风古朴,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是神奇的生态旅游胜地。每年,攸县都有不少人慕名前来攀登太和仙。这座山峰也是茶陵县的最高峰,从山脚至山顶有3条道路,一条从鸾山镇江冲村开始,一条从莲塘坳镇的下洞起步,一条从茶陵攀登。3条道路都是崎岖小道,下洞线已修一段简易公路至山腰。上山顶一般要步行10华里。5华里之下林木茂密,5华里之上有一段为灌木林带,茅栗树、艳山红和多种蕨类植物为主。山顶部为一片草甸,茅草不高,间有花朵,轻风拂过,此起彼伏,似海水涌浪,一波赶一波,别有风景。登顶一望,唯我独高,眼前浩渺无际,风物尽收眼底。那“刺破青天锷未残”、“倒海翻江卷白浪”、“万马战犹酣”的山景,可尽情体味。晚上,可以看见村庄星星点点的灯火,明亮一片之处,大者是攸县县城,小者是茶陵县城,和星空相照,天上人间,融合一体,人处此境,非仙似仙。
山间有两条溪水流出,一条从下洞出,一条从江冲出。江冲水清澈明亮,溪中常有蛙蛙鱼出没,一般有手指那么粗,当地人不伤害它。山麓下有一个溶洞,里面水流有声,曾有人进去几十米,因寒气逼人,火把不燃而返还,至今没有开发。据说溶洞很深很大,洞内钟乳石很奇特,如开发利用,可与白龙洞相媲美。在太和仙山脚一个屋场后,有一片红豆杉林,大小6株,占地约100平方米,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当地人用心保护,但由于过于夸大其作用,对偷偷挖根剥皮取枝者防不胜防。
太和仙曾是红军活动地之一,谭余保茶陵洮水人)多次来过。江冲村有很多人参加红军,娄彩民就是其中之一。他曾任过茶攸二县游击队政委,1932年因叛徒出卖在高楼被捕,被国民党杀害于县城。
从攸县出发路线如下:
攸县------莲塘坳------廖公铺-------银坑------下洞------上坪
攸县------鸾山------江冲------上坪
小提示:
1、太和仙所在上坪村依山傍水,有省内最大的红豆杉可观,扎营很方便。
2、沿途水源充足,山顶有水井,有小庙。
参考资料
攸县最高的山.攸县公众信息网.
攸县文史第十五辑.攸县公众信息网.2013-4-3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21:2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